对区政协一届三次会议第040号提案的答复
马文胜、程峰、吴文新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发展静安服务型金融业,促进苏河湾金融业态发展》的提案收悉,感谢你们对静安区金融产业发展的关注,就你们提出的建议,区金融办组织科室进行了研究,并与区人社局和苏河湾公司进行会商。现将具体情况向委员汇报如下:
一、结合静安金融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助推苏河湾金融业态发展
静安区内有各类金融机构1000余家,覆盖了证券、期货、银行、保险、基金、财务公司以及股权投资等主要领域,其中券商总部、财务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股权投资等行业已形成集聚态势。在“十三五”时期,静安金融将以规范发展股权投资为核心,坚持差异化发展战略,关注金融发展前沿趋势,聚焦金融创新热点,深化产业改革创新,依托区域股权投资机构集聚优势,着力打造股权投资规范发展区,推动科创金融发展。根据《苏河湾地区“十三五”发展规划》加快金融服务业创新区建设的定位,区金融办将引导符合本区金融产业和苏河湾区域发展导向,并能够服务于其他主导产业发展的股权投资机构集聚发展。一是根据苏河湾高端商务商业集聚区自身产业特色,有针对性地引导期货、证券、股权投资等服务类金融机构入驻园区,推动金融机构与园区的融合互利发展,营造双赢良好局面。二是搭建产业和资本对接平台,鼓励和支持区内优质资本与苏河湾内中小型、科创型企业进行对接,促进中小企业与金融资本实现快速嫁接,提升孵化效率。
二、坚持招大引强,进一步促进静安金融蓬勃发展
一是继续引导重点持牌机构入驻静安。目前,券商总部、财务公司、资管公司、期货及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在本区已形成集聚态势,并成为本区金融产业的中坚力量。坚持发挥已有优势产业,在自身产业调整和布局中,将新设持牌金融机构或新型金融机构落户本区发展,实现以商引商的良性循环。二是大力集聚股权投资机构。本区目前已集聚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投资机构,围绕“一轴三带”发展战略,引导投资机构根据区域产业布局集聚,形成规模效应,使之成为本区金融产业重要组成部分。
三、做强金融业服务,助推实体经济更好发展
一方面,区金融办积极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促进金融机构之间、产业之间的对接,助推实体经济更好发展。一是推动金融机构间互动,发挥金融办信息平台作用,根据金融机构需求做好信息对接。二是坚持“金融+”生态圈建设,助推各大产业之前的跨界整合。2017年静安区与区人保局联合主办“金融+人力资源”产业联动分享会,区内近50家企业参加会议进行了研究探讨,推进人力资源产业和金融产业进一步融合发展。2018年计划开展“金融+科技”专题活动,引导金融业聚焦科技创新企业。今后金融办将继续结合静安区五大重点产业,搭建金融企业与其他重点产业的互动平台。促进产业间的进一步融合。另一方面,利用区域产业集聚优势,服务金融产业发展壮大。目前本区现有240家人力资源企业,人力资源优势明显,为保证人力资源企业健康发展,区人社局积极推广“一园多区”方案解决人才大厦入驻企业饱和的问题并出台《静安区关于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通过政府扶持,减少企业成本。在保障人才输送方面,区金融办积极探索新形势、人性化服务模式,做强服务特色,保障金融人才安居乐业。一是让金融高端人才享受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2017年,高端金融人才医疗平台进一步升级,增加合作医疗机构并扩大服务范围,提升金融人才的使用体验。二是协助企业解决青年员工阶段性住房难的问题。为光大证券和国泰君安等对接人才公寓项目。三是鼓励并推荐本区优秀金融人才参加市、区级各单位部门举办的人才评选活动,通过荣誉激励,增强金融人才归属感和成果获得感。
四、加强金融监管,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正在推进与金融行业协会进行信息交互的工作,拟通过邀请行业协会成员单位参加座谈会及主题论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深入了解金融类企业经营现状,掌握发展动态,一方面能及时提供准确的服务定位,另一方面能及时捕捉风险动态。二是本办作为区打非领导小组成员,承接办公室职能,已与各监管部门形成日常监管机制,构建监管大格局,牵头发挥职能部门在各自领域的管理和监督作用,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互通。三是筹建静安区新金融综合监测平台,以本区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存量梳理与源头管理为着力点,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的信息集合优势,通过大数据分析建模技术,构建符合本区区情特点的大数据新金融风控预警系统,实现“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
最后,衷心感谢你们对静安区金融产业发展给予的关心与支持,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希望您能够一如既往地关注经济发展中的新情况,多为静安区发展提供宝贵的意见。
上海市静安区金融服务办公室
2018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