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当前位置 > 信息公开?>?区府办?>?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党政混合信息公开” 中共静安区委办公室 静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静安区全力打响“上海购物”品牌加快建设国际消费城市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

成文日期:2018-05-23文号:索取号:JA1300000-2018-007发布机构:区府办载体类型:纸质公开类型:主动公开

【来源:区政府办公室 发稿时间 :2018-05-28 15:09 阅读次数:【推荐】 【纠错】
纠错
1.错误类:
错别字 图片显示错误页面显示错误 其他错误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Email:*
【收藏】 【字号 】 【我要打印

静安区全力打响“上海购物”品牌

加快建设国际消费城市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

20182020年)

201611月,市政府正式批复同意我区为上海市首批“国际消费城市”示范区。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打响“上海购物”品牌、建设国际消费城市的重大决策部署,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推动静安在国际消费城市建设上做好标杆和示范,建设具有全球吸引力、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际化一流商圈,把南京西路打造成为世界级地标性商街,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围绕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的战略定位和“十三五”期间上海建设国际消费城市的发展目标,以上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契机,主动对标国际,加快创新试点,坚持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坚持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两端并重,坚持本地消费和外来消费两端共举,引领消费新风尚、创造消费新需求、培育消费新热点,优化商业发展综合环境,全力打响“上海购物”品牌,成为上海建设国际消费城市的标杆和示范。

(二)基本原则

1.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更好发挥政府在整体规划布局、政策制度保障、公共服务提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构建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2.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更加注重以新供给引领新消费,以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平台、创新人才激发商业转型升级新动能,促进跨界融合发展,支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放大创新引领效应和示范带动作用。

3.需求导向、民生为本。主动顺应消费需求升级大趋势,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更好满足需求、创造需求、引领需求。支持发展品牌企业、品牌商品、品牌服务,创造品质生活,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4.统筹协调、融合发展。更好统筹本地消费和外来消费、中高端消费和大众消费的关系,促进消费市场协调发展。加强部门联动,促进商业与会展、旅游、文化、体育等产业融合,形成合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主要目标

充分利用静安南京路复合多元的商业生态、厚重深远的文化底蕴等现实优势资源和“撤二建一”以后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南京西路地区为核心区域,以大宁地区和苏河湾地区为主要拓展区域,着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坚持高端定位和高品位发展,坚持以消费者体验为核心,注重商业体验式业态建设,全面提升商圈的品牌集聚度、消费创新度、时尚引领度、消费贡献度和消费便利度,努力打造南京西路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世界级地标性商街,把静安建设成精品云集享誉世界、服务创新引领全球、消费环境优质舒适、监管模式接轨国际的国际消费城市示范区。

二、重点任务

(一)品牌集聚度持续提升

2020年,力争静安国际高端品牌集聚度在90%以上,品牌旗舰店、首入店进一步集聚,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本土品牌。南京西路基本建成国际知名的时尚品质消费地标,不仅是全球消费品牌集聚高地、国际高端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首选地,也是国内知名品牌、中华老字号品牌、原创品牌的集聚高地,真正实现在静安“买全球”“卖全球”

(二)消费创新度优势明显

2020年,以服务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信息消费等为重点的“新消费”领域快速发展,基本形成新消费引领商业发展的新格局。商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培育发展一批以商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创新型企业。

(三)时尚引领度显著加强

2020年,国内外时尚企业、时尚品牌、时尚设计师、时尚活动等资源要素更加集聚,形成一批具有集聚辐射能力的时尚消费地标,举办一系列时尚前沿活动,打造静安高端时尚展示、发布新格局。

(四)消费贡献度保持领先

2020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00亿元以上,商品销售额年均增长8%以上,商贸服务业税收比重达到25%左右。南京西路商圈、大宁商圈销售额增速在市级商圈中名列前茅,苏河湾商圈销售额增速在全市区级商圈中名列前茅。静安吸引国际国内游客人数和人均消费支出稳步增长,外来消费金额比重达到40%以上。

(五)消费便利度不断优化

2020年,全区商业网点布局体系更加优化,“一核四级、两化多元”[1]的商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15分钟便民服务圈”基本全覆盖。智慧商圈建设更加深入,优质舒适的消费环境基本形成。

三、专项行动

为全力打响“上海购物”品牌,加快国际消费城市示范区建设,在未来三年,聚焦实施时尚地标建设、静安后街经济、品牌集聚、商业创新和商旅文体联动等五个专项行动。

(一)时尚地标建设专项行动

1.打造全球时尚新品发布平台。以上海展览中心为核心地标,以南京西路周边会展和星级酒店等周边区域为依托,充分发挥南京西路沿线商业“世界橱窗”和以800秀为核心的昌平路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带时尚设计的优势,强化高端新品发布功能,积极推进时尚产业价值链中设计、品牌、贸易、市场、零售、人才等各环节的合力共赢,举办具有国际国内重大影响力的消费展会、时尚走秀、品牌首发,建设集“时尚发布、艺术展览、创意体验”于一身的全球最新最潮时尚新品发布平台,传播和放大南京西路时尚产业在业界的影响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品首发高地。

2支持举办时尚主题活动。支持购物中心引入IP主题展,创造时尚互动体验新场景。进一步推动国际知名品牌“商业+文化”项目和活动举办,增加时尚流行元素,鼓励品牌公司开展品牌文化推广活动,提升品牌的文化属性,增强消费黏性。简化商贸营销和节庆活动安全许可报批程序,进一步支持商业网点和企业开展创新性、时尚化、个性化的营销方式,努力引导、培育和发展新的消费热点。鼓励商业载体设置快闪区域,为品牌企业开展快闪营销留足发展空间。

3.做深做透上海时装周和上海设计之都活动周。上海时装周和上海设计之都活动周坚持立足本土放眼国际的视野,以原创设计和商业落地并重的特色定位在南京西路打造年度城中盛事。继续深化合作机制,结合上海展览中心在南京西路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切实推动原创设计发展和上海国际时尚之都示范区建设。

(二)静安后街经济专项行动

1.实施静安后街经济规划。对标国际,科学编制静安后街经济战略规划并对外发布。引导南京西路后街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促进时尚购物、餐饮酒吧、休闲娱乐、展览演艺、文化体验为特色的商业集聚,提升特色商业街区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后街引入街头艺人、传统文化等展示娱乐活动,推进以吴江路、威海路、茂名北路、陕西北路为核心的大张园街区的改造和提升,链接石门路商圈和“梅泰恒”商圈,形成以休闲、餐饮、文化等体验式消费为主的“夜上海”新地标。推动“梅泰恒”后街进一步集聚高级定制、买手制等业态,打造个性化时尚街。推动“巨富长”后街建设,打造魔都小资消费地标。打造江宁路文化艺术街,通过戏剧载体的升级、优秀IP及匹配业态的导入,突出文化气息,打造佳作云集的戏剧文化高地。

2.优化城市公共空间。充分利用南京西路沿线的广场、街道拐角等城市公共空间,实施景观再造,植入国际品牌在静安独有的时尚文化经典内容,建设具有国际静安元素的城市小品,并与周边的建筑景观、绿化植被相映相融,形成以时尚发布、文化导入为主的一条“时尚大道”;在主街和后街交汇处,设置咖啡馆、便利店等休闲业态,引导人流来回双向流动,促使后街与南京西路商业主街形成空间联动、功能互补、业态配套、客流贯通的态势。

3.集聚都市高端服务。适应消费升级需求,满足国际都市白领消费、家庭消费、商务消费和文旅消费等多样化服务消费需求,重视高端服务品牌引入。针对白领消费,引进多种餐饮、教育、娱乐、运动健身以及医疗、保健、养生等休闲娱乐和生活服务品牌;针对家庭消费,优化儿童教育、娱乐等品牌;针对商务消费,发展高端住宿、商务餐饮、特色餐饮、会议服务、酒吧、美容SPA等品牌;针对文旅消费,充分发挥马戏城、自然博物馆、剧场剧院、环上大文化影视产业基地等功能,打造独特的旅游购物主题项目。

(三)品牌集聚专项行动

1强化品牌准入机制。借鉴国际知名商业街区设立管委会的做法,以商圈总体发展规划为纲,推进街区自治。引导商业载体、商业街区树立品牌意识,在引入品牌和业态时,综合考虑引进品牌的特色和业态协调性,既要与区域整体定位相匹配,又要差异化竞争、错位经营。

2.吸引核心优势企业。构建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和服务品牌交相辉映的品牌发展格局,吸引和培育核心优势企业,鼓励企业开展资源整合、经营创新、品牌营销、市场拓展和资本运作,锻造核心竞争力。重点引进和发展一批拥有强大品牌运作能力、具有全球视野的商业运营商、品牌贸易商。鼓励国际知名品牌企业在静安设立全球运营管理、研发创新、销售采购等总部机构。主动对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抓国际品牌引进和商贸企业落地。

3.引进多元化国际品牌。对标国际知名商业街区,进一步提升南京西路国际高端品牌集聚度。探索建立国际高端品牌的比价机制。进一步汇聚引领世界潮流、品牌种类丰富的国际知名品牌旗舰店和专卖店等,吸引更多的高级定制品牌、小众品牌和特色品牌,发展兼具大众娱乐性、时尚性和潮流性的多元品牌。重视鼓励各类首入店、旗舰店、体验店的引进,把静安南京西路商圈打造成为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首选地,鼓励国际品牌在静安设立产品最全、服务最优、能级最高、业绩最佳的顶级旗舰店,把静安南京路商圈建设成为国际消费的风向标。

4.扶持老字号品牌。完善品牌引导扶持政策体系,出台《静安区支持老字号发展若干意见》,鼓励老字号品牌企业坚守品牌价值、坚持匠心精神、提升服务意识、勇于创新发展,深耕产品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准。实施“互联网+老字号”行动计划,推进老字号企业通过互联网开展网上订购、物流配送、品牌推广等,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发展。组织老字号组团参与上交会、老字号博览会等重大展会,扩大老字号的影响力。推动有条件的老字号“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配置全球资源。积极支持陕西北路老字号专业街升级改造,推进文化展示中心、新品发布中心、技艺传承中心和定制体验中心建设,扩大陕西北路老字号特色街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5.培育中国特色品牌、原创品牌。在区域内合理布局,为支持与推广中国特色品牌、原创品牌留出发展空间。鼓励有设计、研发、运营能力的国际品牌企业开发具有“中国元素”的城市定制商品,支持企业开展各类文创商品、新概念产品、高尖端产品的首发、展示、销售、推广等活动坚持培育原创力量,大力扶持设计师工作室和设计师品牌,培育打造时尚设计成果发布交易平台,促进本土企业产品升级和品牌打造,整合秀场、会展资源,为企业和设计师提供专业展示阵地。

(四)商业创新专项行动

1.积极引入商业新业态。瞄准新消费群体的数字化、社群化、个性化、定制化、场景化等新需求,支持品牌跨界跨业融合,发展高科技、定制化、体验式的新业态。推动主题化、情景化、细分化和智能化消费新项目,推进新技术新业态在南京西路商圈的率先运用,加强和知名科技企业合作,积极引进无人商店、数字商店等新型商业业态,推进传统商业向定位更加精准、领域高度细分的小型化、个性化商业发展,引领时尚消费。进一步增加静安离境退税试点范围,探索打造南京西路离境退税购物圈,提高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服务水平

2.积极发展商业新模式。大力促进传统商业与电子商务互联互融,总结推广O2O等线上线下互动模式,以及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等新媒体应用,推动建立各类零售创新和商业技术研究载体平台。运用大数据平台等新技术,推动电子商务平台经济发展,培育一批电子商务领军企业。加强与海关等监管部门的信息联网、实时传输,大力推进跨境电商发展,支持网上直营店、跨境电商体验店发展。

3.积极培育消费新亮点。随着经济稳定增长、消费客群代际更替和消费需求多元化变化,消费需求端的结构升级加快,服务消费、信息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等逐渐成为消费领域的新热点。支持传统商业企业通过物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兴信息技术,为消费者提供更人性化、更具魅力的消费体验。积极引导区内商业企业把握消费升级大趋势,调整商业业态配比,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引导和培育消费新亮点,基本形成新消费引领商业发展的新格局。

4.深入推进“智慧商圈”建设。聚焦南京西路和大宁商圈,以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信息化手段为支撑,以“管理现代化、应用智能化、服务专业化”为推手,积极推进“智慧营销”“智慧环境”“智慧生活”“智慧管理”“智慧服务”等功能建设,持续推进智慧商圈2.0项目,实现数据分析智慧化、商圈消费智慧化、交通引导智慧化、公共服务智慧化、商圈管理智慧化,切实提升商圈服务功能。结合大数据与城市管理“151项目”试点,聚焦民生热点领域,以“大数据+”为创新手段,聚焦智慧商圈应用,实现跨部门、跨系统、跨领域的数据融合,形成上下联通、纵横协同、应用创新的大数据城市精细化管理新机制。

(五)商旅文体联动专项行动

1.优化提升重大特色节庆活动。强化静安区“商旅文体会”联动工作平台统筹协调、扶持引导的功能,积极挖掘、利用和整合区内各种优势资源,以文化为引领、商业为支撑、体育为助推、旅游为融合、会展为平台,区域化联动、项目化推进、常态化建设,为静安商业注入新鲜活力,扩大区域消费影响力。举办吴江路节庆民粹艺术展示活动,继续推广提升世界咖啡文化节、上海国际茶文化旅游节、现代戏剧谷、郁金香花博会、上海国际喜剧节、爵士音乐节和吴江路国际美食节等重大特色节庆活动,联合相关企业进行平台统一宣传,不断增加公众关注度和影响力。开展艺术商圈活动,吸引国内外优秀剧目入驻静安商圈

2.做大做强两个论坛。“福布斯·静安南京路论坛”与“中欧·静安顶级品牌高峰论坛”在静安已连续成功地开展了十余年,分别专注于商圈、街区发展和顶级品牌领域。继续做大做强两个论坛,打造国际性权威论坛,以全球视野和格局,引领静安商业和商圈发展,不断提升国际静安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3推进国际交流合作项目落地。加强与意大利蒙特拿破仑大街、法国香榭丽舍大街等国际知名商业街区的交流合作,推动多方资源互换和伙伴关系发展,探索推进更多国际交流合作项目落地。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动设立国别/地区馆,把静安建设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质消费品进入中国市场的桥头堡。发挥各国领馆资源集聚的资源优势,探索国别周、国别日、国别节等国际化节庆活动,打造国际静安。加强“国际静安”宣传,提升静安商圈的国际影响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充分发挥国际消费城市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职能,强化协作配合,夯实工作机制,形成打响“上海购物”品牌的巨大合力。各成员单位要积极参与示范区建设工作,共同研究和协调推进过程中的重大事项,及时研究解决商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完善配套政策和监管措施。加强与市级相关部门的工作联系和沟通,定期汇报示范区的建设进度,试点创新相关政策,协调解决瓶颈问题等。同时,进一步加强 “上海服务”“上海购物”“上海文化”“上海制造”四大品牌的协同互动和整体推广。

(二)强化规划落地

在打响“上海购物”品牌、加快国际消费城市示范区建设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静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和《静安区商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引领作用,统筹抓好规划目标任务的细化、落实,又要科学编制静安后街经济战略规划等,围绕国际消费城市示范区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三)加大财政支持

进一步强化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加大对“打响‘上海购物’品牌,加快国际消费城市示范区建设”的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和市级有关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服务经济、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政策和资金。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国际消费城市示范区建设相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建设和运营。积极开展政策宣传辅导工作,帮助区内企业用足用好政策。

(四)加强宣传推广

加强商圈整体宣传推广,发挥媒体宣传和舆论导向作用,借助现代科技、新媒体传播等多种手段,进一步树立和推广商圈品牌形象,不断提升静安国际化商圈的吸引力和辐射力。邀请各国驻沪领事馆参观静安,召开外媒推介会等活动宣传静安。



[1]一核四级:即构建以南京西路国际级商业街为核心,以苏河湾、大宁重点区域为支撑,以曹家渡、市北中环等地区商业为连接,以社区商业为基底组成的覆盖全区的多点式网络化的金字塔结构体系。两化多元:即积极推进“互联网+”的商圈智慧化建设和多元互生的商圈生态化建设;积极推进体验型、商旅文体会等多元素融合发展,提升静安的商业竞争力。

附件:
分享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