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当前位置 > 信息公开?>?区政府?>?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静安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13年1月)

成文日期:2013-01-15文号:索取号:JA0300000-2013-091发布机构:区政府载体类型:纸质公开类型:主动公开

【来源:区政府办公室 发稿时间 :2013-02-05 12:00 阅读次数:【推荐】 【纠错】
纠错
1.错误类:
错别字 图片显示错误页面显示错误 其他错误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Email:*
【收藏】 【字号 】 【我要打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静安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2年工作回顾

 

    2012年是新一届区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贯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的第一年。一年来,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高起点、开放型、国际化”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主线,牢牢把握开放促发展、法治筑和谐的主基调,建设国际静安、构建和谐家园,扎实做好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并再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区”称号,为加快推进现代化国际城区建设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全年实现区级财政收入79.3亿元,同比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6.3亿元,同比增长9%;海关进出口额27亿美元,同比增长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1亿元;外商直接投资资金到位额4.6亿美元;新增就业岗位27340个,全区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7330人以内;万元增加值能耗继续保持全市各区(县)最低水平。

    一年来,我们突出“四个坚持”,主要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坚持稳中求进,主动应对迎难而上,区域经济保持持续增长

    过去一年,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发展的挑战和困难非常严峻。我们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不动摇,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理念,全力以赴抓应对、抓推进、抓落实、抓督促,保持了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势头。

    开放型经济平稳发展。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整合资源,创新模式,有效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提升效益方向转变。坚持以开放促进产业转型,商贸流通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同比增长14.9%,高端品牌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在探索中推进;加快发展股权投资、融资担保等非证券类金融业,引进国内首家文化产业基金管理公司以及全市首家证券创新投资公司。探索区域资源整合新模式,与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作开展进口商品检验检疫绿色通道等贸易便利化试点,与辖区相关单位建立合作机制,共享资源,合力推进文化创意业发展。着力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商贸流通业、专业服务业、文化创意业等领域的外资投资比重达到合同外资的60.4%。涉外经济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稳步提升,全年我区涉外经济实现税收137.2亿元,同比增长4.5%。扎实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修订完善区管企业领导人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办法,稳妥推进国企资源整合,有效加强国资监管。

    楼宇经济保持增长。聚焦高端、高能级、高成长性,坚持招大引强,强化已建楼宇的“腾笼换鸟”,强化新建楼宇的跟踪服务,确保了楼宇经济的持续增长。积极做好管理协调工作,恒隆广场外立面改造以及各品牌旗舰店的改建装修工程基本完成,越洋广场芮欧百货等重点项目完成招商并相继开业。持续加强楼宇跟踪服务,协助会德丰国际广场、一七八八国际大厦、嘉里中心二期等新建楼宇开展招商工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依托高品质的商业商务楼宇载体,成功引进奥瑟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4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以及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和发展潜力的现代服务业企业。全年累计引进重点企业102户,注册资本规模总计达76.5亿元,新增地方税收1.8亿元。百幢重点楼宇实现税收136.3亿元,占全区税收的比重达到59.9%;税收过亿的楼宇达到21幢,比去年增加2幢。

    服务企业力度进一步加大。强化安商留商扶商稳商工作,全力支持企业发展。定期召开区情通报会,调整区投资服务工作领导机制,完善区投资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强化服务企业合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相继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投资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服务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设立重点企业首席联络员,坚持定期走访区域重点企业,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推进“营改增”试点工作,全区1200多家企业从中受益,为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积蓄了力量。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政策辅导,支持企业拓展融资渠道,改善融资方式,经过培育有3家企业进入上市辅导期。出台《关于进一步扶持中小企业融资的实施意见》,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为各类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软环境建设持续深入。着眼高效便捷、惠民宜商,坚持不懈深化软环境建设。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制定实施加强人才激励和保障的措施,表彰了首批“静安杰出人才”,并对领军人物、中青年拔尖人才加大了支持力度,发挥了人才的引领作用。加强智慧城区建设,居民区光纤覆盖率达到97.2%;公共场所无线网络覆盖率达到97.1%,基本实现静安南京路沿线室外无线局域网全覆盖,在全市保持领先水平。深化白领驿家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白领午餐工作逐步制度化、社会化。强化商旅文联动,成功举办静安国际购物嘉年华、静安金秋都市游、现代戏剧谷2012壹戏剧大赏以及2012浓情静安·爵士上海音乐节等品牌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加强专业街建设和管理,吴江路休闲街荣获“中国特色商业街”称号。深入开展质量强区工作,制定区质量发展实施计划。加强对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的监管,持续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商品专项行动。着力提升单位土地利用效率,荣获首届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称号。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前三季度万元GDP能耗下降6.43%,单位能耗在各区县中继续保持最低水平。

    (二)坚持民生为本,持续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管理创新,和谐家园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我们紧紧围绕和谐家园建设目标,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抓紧抓好抓实各项利民惠民措施的落实,努力让全区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民生保障工作力度持续加大。启动创业型城区创建工作以及青年就业启航计划,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成功扶持创业345人,累计新增就业岗位27340个。加强居家养老服务,乐龄生活圈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居家养老护理员专业化队伍建设扎实开展。全年累计为10695位老年人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为3010位高龄老人提供家庭互助服务;为80户低保困难老年人家庭提供居家适老改造服务;新建1家老年人助餐点和2家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加快养老机构建设,制定区养老机构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石门二路街道启动利用辖区资源改建社区敬老院工作。切实加大救助力度,全年社会救助帮困24858人,累计金额6419.9万元;综合帮扶2352人,累计金额440.3万元,其中对支出型贫困家庭开展试点帮扶513人,累计金额179.5万元。助残服务进一步拓展,全年共为568名残疾人提供辅助器具个性化适配服务。加强菜场建设和管理,全区菜场实现统一归口管理,优化社区商业网点布局,海康标准化菜场投入使用。住房保障体系日趋完善,三林基地(东块)8幢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如期完工,105号等地块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进展顺利,全年新增廉租住房受益家庭369户。

    社会管理创新取得新进展。加强探索创新,加大投入力度,社会管理工作体系初步形成。高度重视社会组织培育,完成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建设,制定《静安区社会组织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全年60家社会组织累计获得专项扶持资金489.9万元,静安区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达到14个,处于全市领先地位。加强资源整合,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信息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强化执法联动,制定《关于进一步推进行政执法联动的工作方案》,不断完善执法联动机制。深入推进街道管理机制调整优化,设立社区自治工作部,街道“六部一室”的组织架构、运作机制和工作流程进一步完善;制定《关于调整新形势下社区(街道)财力保障体制的意见》,有效提高社区工作的财政保障力度。以推进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为突破口,加强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卫生服务中心、生活服务中心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心等平台建设,社区公共服务不断深化。制定区社区工作者队伍规范化管理办法及相关配套政策,有效促进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化发展。社会工作实习、实训、实验“三实”基地建设有序推进。圆满完成第十次居委会换届选举。

    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提升静安精品教育内涵,全面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在上海市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综合督政中得到充分肯定。积极整合教育体育资源,区域体教结合工作深入开展。大力推进十分钟公共文化圈建设,举办静安市民文化艺术节,积极推进社区文化巡演以及各类文化活动进社区。探索创新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机制,中共淞浦特委旧址陈列馆对外开放,启动了刘长胜故居和安义路毛泽东旧居保护性修缮工作。

    加强健康城区建设,完成第二周期建设工作任务。广泛开展商务楼宇病媒生物防治工作。深化区域医疗联合体建设,区放射影像中心、区消毒供应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静安区成功创建全市首家、国家首批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区,曹家渡、南京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功创建市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静安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舒缓疗护病房投入使用。全年为508名独生子女的退休父母患重大疾病住院提供住院护工费补贴,为1017对计划怀孕夫妇提供免费孕前检测。以上海市第一届市民运动会的举办为契机,大力推动全民健身。完成区数字档案馆(二期)建设年内目标。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和双拥工作深入开展。人口计生、妇女儿童、对口支援、民族、宗教、侨务、台湾事务、史志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三)坚持管建并举,不断改进城区管理,城区功能和形象进一步提升

    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管建并举、管理为重、安全为先”的工作理念,着重优化体制、创新机制,用更大力气解决各类难题,城区管理水平稳步提高。

    城区运行安全基础进一步加强。全力以赴做好安全稳定工作,区域社会保持安定有序。持续加强对公共安全各领域、各环节的执法监督检查,持续开展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和“打非治违”工作,加强对建筑工地、人员密集场所、危化品经营和商业商务楼宇的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全面完成安全生产实事项目。扎实做好信访突出矛盾化解和重信重访专项治理工作,社会稳定基础得到进一步增强。加强居民小区消防安全建设和管理,为本区房龄在20年以上的21幢高层住宅公共部位设置警报装置和消防警示标识。调整优化区建筑建材业管理机制,建立区建筑建材业管理署,强化监管力度,全区建筑市场保持安全稳定。深入开展食品生产企业监督检查和专项整治,持续加强对全区百余家大型餐饮单位食用油的进货、使用和回收的治理、监督和指导,免费上门收运餐厨垃圾或废油脂达到606家。

    旧区改造平稳推进。坚持把旧区改造工作作为全区工作的重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攻坚克难扎实推进。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和上海的实施细则,着力完善体制机制,调整组建区旧区改造暨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区房屋征收中心和3家房屋征收事务所,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加大宣传力度,为扎实开展旧改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年内分别对67街坊、淮安路686号地块和恒丰消防站项目作出房屋征收与补偿决定。坚持公开透明、前后一致,抓好结转地块的收尾工作,完成收尾地块5幅。全年共拆除二级旧里面积4045平方米。60号地块的出让工作有序开展。

    重大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坚持规划先行,编制完成《苏州河滨河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城市设计规划及附加图则》,为该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序推进重大工程建设,静安寺交通枢纽综合开发项目、嘉里中心二期、华敏帝豪大厦等工程进入竣工验收阶段;大中里、世纪盛荟、南京西路688号等项目稳步推进;区老年健康中心项目进入动迁收尾阶段。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地铁1213号线南京西路站地块项目进展平稳;完成奉贤路(石门二路-凤阳路)道路改建工程,胶州路(武定路-安远路)等道路大修工程,以及武定路(延平路-万春街)等道路养护工程。积极探索完善静态交通管理机制,新增200个停车泊位,缓解了“停车难”问题

    市容环境面貌持续改善。以深入开展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市容环境专项活动为契机,持续加大对昌化路、昌平路等地区的市容整治力度,深化巩固静安寺街道、南京西路街道“市容综合管理示范街道”的创建成果,城区市容环境继续保持全市中心城区领先水平。全力做好全国文明城区迎检工作,以优异成绩再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区”称号。创新城区管理运行机制和手段,区市政市容管理指挥平台建设进展顺利。加强景观灯光、户外广告、店招店牌管理,深入实施道路洁净工程。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工作,降低区域人均生活垃圾处置量,顺利完成年度减量指标。加强绿化建设,全年建成各类绿化4.4万平方米。强化环境污染防治和监测监察,第五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启动。成功举办2012静安国际雕塑双年展。

    (四)坚持依法行政,着力提升行政执行力,政府服务效率和依法行政水平稳步提高

    我们切实按照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的目标要求,建立健全制度、完善优化机制、狠抓责任落实,提升行政执行力,推进依法行政,政府公共服务效能得到增强。

    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稳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组建政府法律顾问团队,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贯彻落实《行政强制法》,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政府行政执法公信力进一步增强。修订完善区政府工作规则,制定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则,政府工作的规范性进一步提高。制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管理办法、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有序推进绩效评价试点工作。启动实施国库单一账户改革。深化政府财政信息公开,34个政府部门预算向社会公开。坚持定期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重要工作情况,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书面意见和政协提案,由区政府承办的人大代表书面意见和政协提案全部按时办结。

    政务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积极推进国务院政务公开政务服务试点工作,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深入开展政务服务事项梳理,并通过静安门户网站累计向社会公布政府信息公开事项36项、行政职权事项143项、便民服务事项31项,政务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分类适度延长公共服务窗口服务时间,进一步满足市民需求、方便市民办事。按照全市统一部署,“12345市民服务热线静安分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加强区企业服务中心建设,深化并联审批制度改革,开通网上行政审批平台,行政审批时间有效缩短。加大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力度,全年累计向社会组织采购服务项目162个。

    公务员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加大公务员教育与培训力度,积极开展“静安公务员讲坛”等培训活动,有效促进公务员整体素质提升。加大考核力度,制定实施《2012年度静安区机关部门绩效考核和公务员考核实施办法》。继续实施人才储备计划,从全国多所重点高校招聘储备人才29。公务用车和公务卡结算制度改革平稳实施,进一步巩固了“小金库”、违规收送礼金礼券购物卡等专项治理成果。强化政风行风建设,对15个基层站所开展民主评议,对42个部门和行业开展政风行风网上测评,有效促进了被评议部门和行业的作风建设。

    一年来,在大力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我们全力做好“11·15火灾善后工作。一方面,督促事故责任主体单位开展善后理赔,全力维护受灾居民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工作组作用,加强与受灾居民的走访沟通交流截至去年年底11·15火灾善后工作房屋赔偿协议签约率达到71%;人身赔偿协议签约率达到63.6%;室内物品财产赔偿协议签约率达到46.9%;已有60户产权人家庭完成全部理赔事项。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静安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绩。这是全区人民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辛勤耕耘、团结奋斗、扎实工作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静安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全区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积极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静安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回顾过去一年工作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区域经济发展还存在隐忧,重点产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均衡,特别是作为区域重要支撑的证券业和房地产业下滑趋势明显,还需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任务艰巨;二是人民群众在公共服务领域的要求更高、更急切,及时了解群众需求、回应群众关切的能力亟需增强,民生保障和社会管理创新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三是随着城区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区管理和安全运行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要实现规范、高效、精细化的管理还需不断加强探索;四是公务员队伍的素质和能力还需不断提高,少数政府工作人员不主动作为、相互扯皮、相互推诿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工作合力还需进一步增强。

    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要增强忧患意识,切实把忧患意识融化在思想中、落实到行动上,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直面问题,千方百计、想方设法解决问题,绝不回避矛盾,绝不掩盖问题。我们必须要比以往任何时候多一份清醒、多一份担当,把困难想得更充分一点,把形势估计得更严峻一些,抓住并用好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经济稳定增长。

 

二、2013年主要工作安排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稳步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深入推进现代化国际城区建设的重要一年。

    2013年区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市第十次党代会、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认真落实韩正同志赴静安调研时的讲话要求,按照“高起点、开放型、国际化”发展思路,准确把握静安发展的阶段特征,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稳中求进,突出标杆引领、开放创新,注重民生改善、惠民宜居,深化精细管理、高效服务,全力以赴建设国际静安、构建和谐家园,为到2020年把静安基本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城区而不懈努力。

    2013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区级财政收入同比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7亿元;拆除二级以下旧里面积5000平方米;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2.6%;新增就业岗位20000个,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7330人以内。

    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密切关注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清醒地认识到外部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多变性和静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标杆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推动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创新发展,把稳增长、提能级、惠民生、促和谐、强功能、优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打造经济实力雄厚、产业优势明显、城区功能健全、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友好、国际交往频繁、文化氛围浓郁、人民生活比较富裕的现代化国际城区。

    要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更加注重开放创新促进经济平稳发展,不断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切实把开放的思维和创新的理念融入到推进经济发展的各项举措中,开拓创新、扎实开局,实现区域经济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增长。

    着力增强经济创新动力。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进一步提高产业发展能级,不断增强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内生活力和动力。以静安南京路为重点,积极推动商业业态调整和品牌升级,提升静安南京路商圈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以网上高端品牌交易平台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网络购物、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积极培育商贸流通业新的增长点。围绕巩固区域医药、化妆品等行业优势,不断扩大规模、提升能级。立足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支持资产管理、股权投资等新型金融业态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创新发展,逐步提升金融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充分利用区域文化资源与产业优势,积极探索文化创意业发展新模式、新路径,推进时尚品牌设计、高端艺术品交易等企业在静安发展壮大。聚焦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巩固法律服务、咨询、会计、审计等重点行业集聚发展优势。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充分发挥科创资金在培育创新型企业、推进创新应用、集聚创新人才、优化创新环境等方面的杠杆效应。

    着力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用更主动的开放意识、更宽广的世界眼光、更深远的战略思维,坚定不移地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积极争取市有关部门支持,推进相关改革措施在静安先试先行,争取先发优势。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深化与外资企业的联系沟通,探索管理型总部向投资型总部转变的路径和模式,提升总部经济能级。鼓励支持引进国内外高素质人才和管理理念,加快完善区域人才发展服务体系,提升人才服务效能。认真落实国家、市关于支持对外贸易、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措施,扶持企业做大做强。聚焦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加强区域内外各种资源整合,持续拓展发展空间。坚持招大引强,着力引进以结算中心、营销中心为重点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国内大型企业总部,以及各类国际机构、组织落户静安,不断提升城区国际化水平。持续加强楼宇入驻企业的属地化服务和管理,深入做好华敏帝豪大厦、嘉里中心二期、静安寺交通枢纽综合开发项目等新建楼宇的跟踪服务工作,进一步巩固楼宇经济发展优势。

    着力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创新服务举措,提升发展内涵,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探索资产重组和产业重组相结合,进一步明晰区属国企主业定位,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发展实效。围绕振兴“老字号”品牌,积极探索品牌的资本运作和产业创新,切实增强企业竞争力。坚决落实国家、市有关市场准入的相关措施,大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开拓市场、创新转型。加强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建设,完善服务体系,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无证无照经营、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着力提升服务企业效能。围绕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积极整合区域各类资源,着力推进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全力打造政策完备、管理精细、服务高效的服务链,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大力推进服务企业的各项政策落地,发挥政策的带动作用。持续加强重点企业走访,加大安商留商扶商稳商工作力度。加快智慧城区建设,不断提升城区信息化水平。完善白领驿家平台建设,探索建立楼宇立体服务站。以静安寺商圈为重点,新增30家白领午餐单位。加强商旅文联动,继续办好国际购物嘉年华、静安金秋都市游、现代戏剧谷、爵士音乐节等品牌活动,不断增强城区魅力和文化影响力。着力优化完善专业街建设管理的机制,进一步提升配套服务功能。大力推进质量强区战略,落实区质量发展纲要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确保完成年度指标。

    (二)更加注重共建共享深化社会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我们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做好民生工作,切实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要任务来抓紧抓好,全面深入推进和谐家园建设,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区人民。

    千方百计强化就业服务。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认真落实促进就业各项政策措施,着力营造有利于就业、创业的发展环境。深入开展创业型城区创建,成功扶持创业300人。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新增就业岗位20000个,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7330人以内。加强职业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努力帮助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加大劳动用工监察力度,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和劳务市场运行。加强劳动人事争议预防与调处,力争调解率保持在70%以上,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稳步推进公益性非正规就业组织协管员队伍的转制工作。深入开展“春风行动”农民工专项就业服务,实现农民工技能培训6000人。

    不断深化民生保障工作。高度重视民生保障工作,不断提升保障水平,正确处理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切实加大为老、帮困、助残等民生工作力度,保障区域重点人群的基本生活。进一步完善为老服务体系,深化居家养老服务内涵,拓展乐龄生活圈服务功能,并逐步在全区推广建设;加强居家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重点为失能老人提供专业服务;持续加强养老机构建设与管理,蝴蝶湾敬老院投入使用,新增养老床位100张。年内为8400名需要生活照料的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为80名低保困难老年人家庭提供居室适老改造,为3000名高龄老人提供家庭互助服务,新建1家老年人助餐点。按照应帮尽帮、应补尽补的原则,加强对支出型贫困家庭的救助帮扶。积极探索建立适度普惠型福利保障制度,为本区特殊困难家庭提供“菜单式”救助服务。加强残疾人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区残联做好换届工作。研究制定静安区社区商业评价指标体系,完成新建镇宁菜市场标准化建设。根据全市统一部署,有序推进各批次经济适用住房受理申请和房源筹措,确保三林基地(西块)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做好公共租赁住房申请供应工作,稳步推进105号等地块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进一步扩大廉租住房受益面。完善旧住宅小区物业一体化管理运作机制,持续深化常态长效管理。

    坚持“11·15火灾善后工作原则,贯彻群众路线,统筹各方资源,加强与受灾居民的沟通联系,督促事故责任主体单位依法有序开展理赔,积极稳妥推进善后各项工作。

    持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发挥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作用,加强社会组织领军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公益创投工作模式,积极推行第三方评估机制,加快推进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信息中心与“12345市民服务热线静安分中心对接并行的优势,及时发现处置社会管理突出问题,有效回应居民群众的呼声和关切。聚焦城市管理、市场秩序、公共安全等领域,建立健全相对固定的执法联动队伍,不断提升执法联动工作实效。深化条块协作,进一步推进街道管理机制调整优化。加强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卫生服务中心、生活服务中心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心等平台建设,整合服务资源,优化运作机制,延伸服务网络,提升服务能级。深化居委会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提升居委会服务群众、组织群众的水平,提高自治能力,培育自治品牌。扎实开展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建设。着力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具有静安特色的大调解工作格局。深化推进社会工作实习、实训、实验“三实”基地建设,不断完善社区服务体系,促进社区服务专业化、多元化和社会化。

    优质均衡发展社会事业。坚持发展精品教育,加强教师人才队伍建设。扎实做好体教结合、文教结合、医教结合、科教结合,不断深化静安教育内涵。积极落实学习型城区建设,着力构建静安高品质、优服务的终身教育体系。稳步推进健康城区第三周期建设,深入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工作,全面完成第三轮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公共健康服务信息系统(二期)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社区卫生信息化水平。深化区域医疗联合体体制机制改革,健全区域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深化十分钟公共文化圈建设,启动静安区文化馆改建工程,基本建成数字图书资源服务平台,精心做好“映像张园”等对静安发展有重大影响力的文化项目的开发策划。积极贯彻市民健身条例,优化体育事业发展环境。启动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创建工作。加强国防动员,深化双拥共建,巩固军民、军政团结。继续做好人口计生、妇女儿童、对口支援、民族、宗教、侨务、台湾事务、档案、史志等工作。

    (三)更加注重功能完善加强城区管理,持续优化城区综合环境

    我们要坚持常态长效,切实加强和改进城区管理,加快推进国际商务港载体建设,提升综合发展环境能级,持续深化文明城区创建成果,努力提升城区生态文明和现代化管理水平。

    积极稳妥推动旧区改造。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努力确保旧区改造工作实现新突破、取得新进展,为民生提供保障、为发展提供载体,进一步改善城区环境面貌。深入落实房屋征收和补偿政策措施,不断优化工作机制,抓好旧改工作队伍建设,不断规范房屋征收行为。扎实稳妥推进67街坊、淮安路686号以及恒丰路消防站等三幅地块的第二轮签约工作,适时启动66街坊、59街坊(一期)等地块的房屋征收与补偿的征询工作,继续轮候启动富民路92号、安远路899弄底等零星旧里地块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坚持前后一致、公开透明,调动各方积极性,加快推进在拆基地收尾。全年完成旧区改造户数1300户。多渠道、多层次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完成8万平方米直管公房全项目大修。

    进一步提高常态长效管理水平。立足常态长效,切实加大市容环境建设管理力度,不断提升城区综合管理水平。建成区市政市容指挥平台,逐步形成统一指挥管理、综合协调运作、联动巡视督查、权威考核评价的运作体系。加大对乱设摊等市容顽症的整治力度,着力营造整洁美观的城区环境。制定重点街区户外招牌设施设置导则,加强景观灯光建设和户外广告、店招店牌管理,进一步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加强绿化管理和建设,新建绿化面积1.9万平方米。做实做细垃圾分类工作,逐步推广“上海绿色账户”活动,实现垃圾分类减量区域全覆盖,完成年度减量指标。加强环境保护,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区。积极推进静态交通管理和规划建设,加强对停放标识、设施等的维护和管理,进一步缓解“停车难”问题。

    扎实推进重大工程建设。优化完善重大工程建设的协调推进机制,逐步缩短项目审批时间。加快区老年健康中心、老干部活动中心等8个重大民生项目,以及大中里、世纪盛荟、南京西路688号、49号、60号等地块的重大工程建设,确保实现阶段性目标。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积极配合市地铁建设部门,稳步推进地铁1213号线静安区段站体建设及相关项目开发;完成武定路(胶州路-常德路)道路大修,以及昌平路(陕西北路-江宁路)等9条道路的重点养护工程。

    切实维护城区和谐稳定。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管理为重,有效维护城区安全运行,全力打造平安城区。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活动,增强广大市民群众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加大对公共安全领域的执法和监管力度,坚持对重大安全隐患实施挂牌督办和定期通报。推进安全生产进楼宇以及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现安全生产执法检查经常化、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继续深化对居民的消防知识宣传教育,强化居民小区消防安全建设和管理。扎实做好防台防汛工作。继续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着力打造一流的城区公共安全环境。加快建设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和建设工程招投标行为。探索建立区域建筑市场诚信体系,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建设规范有序的区域建筑市场。围绕创建国家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切实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完善信访代理工作制度,引导、鼓励信访群众委托代理,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做好初信初访信访事项督查工作,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四)更加注重职能转变强化自身建设,不断深化服务型政府建设

    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政府管理创新,注重提高服务效率和依法行政水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不断加强政府服务。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更多地依靠经济、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的作用,逐步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教育、医疗、科技、文体等民生领域的资金投入力度。坚持精简、统一、高效、透明的原则,加快建设区行政服务中心,探索行政审批、资源配置、社会服务、效能监察等功能融合,逐步扩大服务范围,创新服务模式。深化电子政务平台试点工作,进一步提升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水平。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要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切实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确保行政权力依法运行。完善领导干部学法制度,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健全法律顾问制度,促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继续推进国库单一账户改革工作,进一步拓展绩效评价管理试点范围。不断推进“三公”经费预决算、部门决算、专项资金等信息的公开,提高财政资金运行透明度。加强对政府实事项目、财政专项资金和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监督,深入开展对公共财政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效能监察。全面开展区“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确保“十二五”规划按节点扎实推进。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好人大代表书面意见和政协提案。

    进一步强化作风建设。要坚决执行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制定扎实措施,确保落到实处。要深入调查研究,直面问题,解决问题。要精简会议活动和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会风。要厉行勤俭节约,坚持勤俭行政,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要积极推广“风清上海”政务微博、纠风在线等群众投诉平台,有效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不断促进政风行风转变。要继续深化公务用车和公务卡结算制度改革,进一步降低行政运行成本。要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推广“制度加科技”机制,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要以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为契机,大力推进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能力建设。要强化对区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促进勤政廉政,确保政令畅通,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各位代表,我们面临的任务艰巨而繁重,我们肩负的责任重大而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建设国际静安,构建和谐家园,为到2020年把静安基本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城区而不懈努力!


附件

 

2013年度区政府计划实施的实事项目

 

    一、为6个养老院、福利院,及15所幼儿园、托儿所、寄宿制学校的寝室,安装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对区内1000名居民小区保安进行消防知识培训。

    二、为8400名需要生活照料的老年人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新设1个社区老年人助餐点;开展老年人社区援助服务,为3000名高龄老人提供家庭互助服务;为80个低保困难老年人家庭提供居室适老改造。

    三、为辖区内户在人在的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免费健康体检。

    四、为本区特殊困难家庭提供“菜单式”助困服务:为困难原高龄纳保老人提供医疗“起付线”(标准)补贴、生活补贴;为低收入以下残疾人家庭提供水、电、煤补贴;为符合条件的精神残疾人提供免费用药;为有需求的困难群体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精神慰籍服务。

    五、加强职业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0000人次;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新增1个创业园区、1个青年创业实践孵化园,完成创业培训800人次,帮助成功创业300人。

    六、全面完成本区菜市场标准化建设;推进菜价信息和便民服务进社区。

    七、为楼宇工作人员提供流动健康驿站服务;推进楼宇立体服务站建设,为楼宇工作人员提供一站式公共服务;全年组织开展交友、讲座、运动以及公益等活动100场(次);以静安寺商圈为重点,全区新增白领午餐点30家(其中静安寺商圈新增20家)。

    八、完成辖区内居民区5处积水点改造;启动实施威海路(成都北路-石门一路)、北京西路(铜仁路-陕西北路)道路积水点改造大修工程;完成武定路(胶州路-常德路)道路大修工程。

    九、多渠道、多层次改善旧小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完成8万平方米直管公房全项目大修。

    十、为5个街道增设20个社区影视厅,配置音频、视频放映设备和网络片源库,为社区居民免费提供数字高清影视服务。

    十一、在曹家渡街道试点基础上,在全区推进实施“百万家庭低碳行,垃圾分类要先行”生活垃圾分类减量项目,完成38所学校、5个菜市场、2个公园、50个机关单位的垃圾分类收集处置。为5.38万户居民家庭免费发放环保大礼包。

附件:
分享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