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手记‖ 你“走心”了,群众就会“交心”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李葳萍
大调研活动开展以来,我走进社区,通过“迈开步子”实地走访,“用脚丈量”现场察看,与居民群众面对面地聊家常,听听他们最原汁原味的想法,使我对基层的情况、百姓的需求、工作的短板有了更多感性直观的认识。
春节后第二个工作日,我来到天目西路街道长者综合照护家园,大年初八,春节团圆的气氛依然浓厚,我本以为长者综合照护家园不会有什么人来活动。出乎意料的是,这里居然非常热闹。节日里的照护家园张灯结彩,布置得非常喜庆祥和,老人们在这里,或躺在按摩椅上惬意享受,或围在一起下棋,或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玩着益智游戏。他们告诉我,每天到这里“报到”,和老朋友们一起“嘎嘎三胡”,玩玩游戏,已经成了退休养老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节假日也不例外。
老人们的话引发了我的思考,联想到在走访石门二路街道东王居民区时,有居民提出小区老龄居民多,希望多组织开展一些益智活动。在新德居民区,居民提出了为老服务的公平性问题。在天目西路街道和泰花园居民区,居民提出了个别小区的路面整修,物业管理等问题。我深深感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已经不仅仅是一般的物质产品,还有对文化、环境等方面的需求,唯有实现了优质均衡,补齐了短板,才能实现区委提出的在民生保障上从“保障基本”向“品质生活”的跨越。
过去几年,人大也先后就养老问题连续做过监督调研,推动了政府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完善为老服务体系,增加机构养老床位等等,但很明显,距群众的期盼还有不小的距离。今年,我们要结合对“十三五”中期评估的监督,结合区委交办的“构建完善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和公共配套体系”的专题调研,更深入地了解群众所需所盼,加强为老服务体系建设,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食品安全等热点问题的监督,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精准发力。
告别长者综合照护家园,我又走访了新桥居民区和华康居民区。在与居民群众的交流中,我听到很多对于美丽家园建设的点赞:小区道路平整了,楼道干净整洁了,水质改善了,绿化增加了,环境变美了。
走访座谈中,居民们也提出了不少的建议和诉求。有的说,个别楼道的排烟道需要改造;有的说,一些晾衣架老化存在安全隐患,需要排摸清理;有的说,附近缺少夜门诊,夜间就医有困难;有的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买车的多了,停车难就突出了……
看着大家对身边变化的喜悦,听着大家的建议和诉求,我在一一回应的同时,也真切的体会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原来很实在、很具体,政府做的好事、实事,哪怕再小再琐碎,只要是符合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就会被群众记在心上。在走访调研中我还发现,有些“实事项目”,不够接地气,即使投入了人力财力,但从群众的角度看却是“其实你不懂我的心”,究其原因,就是没有真正摸清群众的所思、所需、所盼。我们要善于从群众中汲取智慧,也要练就从群众的“过道”和“角落”里发现问题的本领。不仅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使每一次的走访,都变成一个“走心”的过程,只有真正与群众心贴心,才能听到实话、获得真知、收到实效。只有将心比心,找出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才能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每次调研回来,脑海里盘旋的都是群众反映的问题,这些问题大多是群众经常反映的老问题,有些甚至十分棘手。为此,我一方面在思考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以及问题为什么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另一方面也在认真思考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措施。
2月24日,我和一起走访的几位同志专门开了调研分析会,我把前段时间走访调研中当场不能解答、街道无法解决的,特别是涉及跨部门、跨地域、跨事权的“三跨”问题梳理了一遍,并一一制定了后续工作方案,持续加以推进。
在相关部门、单位的努力下,我看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前几天,提出锦福化粪池漏溢问题的居民向我反映,有关部门已经制定了改造方案,改造资金也已落实到位,困扰居民多时的问题有望解决;反映小区卫生死角环境脏乱的居民给我发来图片,居委会安装围栏后,有效杜绝了居民乱扔垃圾、随地大小便现象。另外,排污管道漏水、电梯改造也在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中逐渐形成了解决方案。当然,还有些棘手的难点问题,需要各部门会诊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需要一个过程。
调研找到问题是起点,解决问题是关键,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情况反馈的闭环,才能不辜负群众对我们的信任。同时我也在思考,开展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人大工作的优势,我们必须继续执行好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区人大代表,区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市人大代表联系区人大代表的“三联系”制度,发挥好各街镇代表之家的平台优势,把大调研活动在我们人大继续深化,使得我们的工作更具针对性、实效性。
一切为民者,民则向往之。每一次调研都是对民情、民心的一次触摸;每一次走访都是一次凝心聚力、集聚民意的作风锤炼;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是化解群众心中的一个痛点、堵点。在叩开了家门,叩开了心扉的同时,人民群众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