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班子好班长】精耕细作,厚植静安商业发展沃土
(记者 邢蓓琳)商贸服务业强势领跑全区五大重点产业,同比增长21%;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6%,增幅位居全市第一;持续抓好“菜篮子”建设……这张2017年静安商业发展成绩单,是区商务委党委书记、主任林晓珏秉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工作作风,带领全体静安商业人共同完成的。“小到灶头上的油盐酱醋,大到区域商业规划发展,让居民生活更便利、营商环境更优化是静安商业系统始终不变的追求。”林晓珏如是说。
勇攻坚,示范区建设成绩斐然
推动“国际消费城市”示范区建设,让五大类39项重点工作有效落地,是林晓珏到区商务委“走马上任”后,需要解答的一道关键“考题”。林晓珏带领商务委班子和同志们攻坚克难,啃下一块又一块“硬骨头”。“攻坚是态度,克难是目标”是林晓珏的工作准则,也是“国际消费城市”示范区建设成绩“亮眼”的根源所在。
2017年是“国际消费城市”示范区建设的第一年。区商务委紧紧围绕制度创新、功能拓展,在品牌集聚度、消费贡献度、消费创新度、时尚引领度、消费便利度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基本形成以南京西路商圈为核心,大宁商圈、苏河湾商圈为拓展区域,南、中、北平衡发展的商业布局体系。商贸服务业累计实现税收175.84亿元,同比增速21%,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始终保持在首位。商圈消费中,大宁商圈同比增长22.4%,南京西路商圈销售额同比增长14%,在中心城区市级商圈中分列第一、第二位。
在认识到创新型、体验式的商业新模式、新业态和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是推动消费升级,深度激发市场活力的必备条件后,在区领导大力支持和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下,政府部门协同创新,突破体制机制瓶颈,破解了多个“不可能”。星巴克臻选上海烘焙工坊的顺利开业就是让她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这个项目是传统咖啡馆向体验式消费和服务消费转变的创新业态,没有任何现成的政策公式可以套用。市区联动形成了一条环环相扣的政府协同创新链,将其中的难点各个击破。”林晓珏这样说道。在烘焙工坊开业期间,林晓珏还带领商务委班子成员和干部群众,开启了为期一周的固守模式,确保动态掌握现场客流情况,保证营业秩序井然有序。
重民生,保供稳价全市领先
“推动静安区商业发展离不开筑巢引凤,吸引广泛各类高端资源;还需要夯实民生保障,让生活和工作在静安的人更便利、更满意。”正是这样一份初心,让林晓珏始终把夯实民生保障作为重点工作狠抓落实,聚焦“菜篮子”保供稳价和构建“15分钟便民服务圈”两件事,积极开展多元化民生服务。
林晓珏带领班子成员和科室同志走访调研了区内的菜市场,其中平价菜摊位和食品追溯系统建设是她的“必查项目”。此外,还持续深化示范性标准化菜市场建设,去年完成建设市示范性标准化菜市场2家,新改建标准化菜市场3家,切实推动传统菜市场升级转型。
为了给居民的“菜篮子”减负,区商务委牵头试点产销对接、批零直供等保供稳价新模式,成功实现“区域菜价稳定在中心城区较低水平”的目标,多措并举的保供稳价“静安模式”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2017年底,区商务委携手上海蔬菜(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打造批零直供平价菜供应新模式,首批蔬菜批零直供点正式挂牌,让更多居民得以在家门口就能够买到批发市场“批发价”的新鲜平价蔬菜。同时,区商务委还在不断扩大社区智慧微菜场和社区直供服务覆盖面,积极引进新零售、新消费模式,构建起“购物中心为主体、菜市场为基底、沿街商业为补充”的社区商业体系,通过“15分钟便民服务圈”为居民一揽子解决“开门七件事”。
谋发展,当好团队“领头雁”
2017年调任区商务委后,林晓珏迅速进入角色。一方面向系统内的“老法师”虚心学习和讨教工作经验、流程和方法,同时加强自我学习和提升,很快就对业务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注重沟通,带好队伍,着力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源清则流清,团结促发展,是我的管理理念。”林晓珏告诉记者,作为区商务委党委书记,是基层党建的第一责任人。夯实党建基础是前提,让基层党组织真正发挥出“桥头堡”的作用。其次,还要通过谈心、交流等多种沟通形式,走进和了解班子成员以及各科室干部职工,努力做到“人岗相适”,为他们搭建发挥作用的舞台。林晓珏还带领班子通过建章立制,完善内部的管理流程,用制度更好地规范工作,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对于“跨越之年”的2018年,林晓珏早已定下了前进的新“坐标”。“推进上海‘购物品牌’建设,是静安发展的重中之重。区商务委将对标国际一流商圈,结合静安实际,努力在城区功能拓展、品质提升上写好文章,更加主动地先行先试,创新打造更多的上海样本。”林晓珏介绍说,今年区商务委将努力打造“商品+服务、零售+体验、线上+线下”的商业综合发展新格局,更多鼓励无人店、创新店、体验店、形象店等特色品牌和特色店在静安南京西路出现,同时让移动支付、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成为推动静安商业发展的新“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