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专题新闻?>?匠人·记忆

一生都在和老房子打交道的人


【来源:区新闻中心 发稿时间 :2017-08-03 08:54 阅读次数:【推荐】 【纠错】
纠错
1.错误类:
错别字 图片显示错误页面显示错误 其他错误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Email:*
【收藏】 【字号 】 【我要打印

(记者 吴晶晶)作为首届“静安工匠”之一,静安建筑装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吴公保和老房子打了一辈子交道,从19岁那年进入当时的静安区房地局系统成为一名房屋修缮工人后,他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几十年,通过自己的刻苦和钻研,成为了公司里的技术“顶梁柱”。浦江饭店、马勒别墅、友邦大厦、二大会址这些知名历史建筑里,都印下了吴公保深深的足迹。

2008年6月,二大会址启动了新一轮改造和修缮,谈起这个项目的点点滴滴,吴公保的思绪回到了当年的时光:“为了啃下这个‘硬骨头’,我和同事几乎是废寝忘食。”原来,纪念馆为两层楼石库门建筑,根据设计图纸,序厅必须打通一二层楼,提升整体高度,使参观者视野开阔。由于二大会址属于石库门砖木结构,每个房间均由柱子受力支撑二楼,如果受力柱拆除,已有90多年历史的这幢老建筑将面临倒塌的危险。摆在面前的技术难题,让吴公保和同事们一筹莫展。但“攻坚克难”四个字在吴公保眼里并不是漂亮的口号,他带领同事花了两周时间想点子、出方案,几易其稿终于拿出了一套可行方案。“我们通过三管齐下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难题。先在南北承重墙加柱子,再加局部剪力墙分解受力;另外,采用地下补桩夯实地基。”最终,这个方案奏效了,也创造了上海第一的纪录。修缮后二大会址的依然保留了当年的建筑风貌,站在大厅鲜艳的党旗下,参观者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共产党人身上的顽强拼搏和奋斗精神。2013年3月5日,二大会址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0年开始,吴公保带领团队参加了地铁12号线南京西路站保留建筑拆解与复建工程。该项目在上海乃至全国都为首例,难度不言而喻。吴公保带着项目团队对各类图纸进行会审及校对,并要求现场施工人员根据保护建筑施工操作规程,将房屋的每一块砖、瓦、每一扇门窗细细拆解下来,进行恒温保存,对屋面、外墙、拱圈等修旧如故。复建过程中,砖雕无疑是最考验吴公保的一块试金石。“砖雕与雕塑不同,砖雕是在做减法,多凿了块是粘不回去的了。”所以,吴公保在挑砖选材、用刀雕刻上都严格把关。每一块砖他都要亲自反复敲击,听它发出来的声音,因为声音太闷难下刀,声音太脆又容易崩碎。而每一把雕刻刀更是他根据技术人员的个人情况量身定做的。正是由于吴公保一丝不苟和辛劳付出,12号线南京西路站工程得以顺利竣工,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历史建筑的原始风貌。

最近,吴公保又投身于东斯文里历史建筑修复工作,他正全力以赴,要将这个石库门建筑群保护好,留给后人、传承下去……曾经有人戏称吴公保是骨头里打钢筋,血液里流水泥,脑袋里还叠着三、四块砖,又臭又硬不会转弯。可他笑着说:“这个社会脑子活的人够多了,我就做一个死脑筋的人吧。”吴公保做任何项目都是一板一眼,事无巨细,一丝不苟。这才是真正的工匠精神!

(来源:静安报)

附件:
分享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