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家园】静安寺街道华怡园居民点赞“美丽家园”建设
图为杨玉萍(中)和居民们在凉亭内交流居民区自治工作 记者 余儒文 摄
记者 邢蓓琳
最近,延安西路上的华怡园小区有点忙,不时会看到清运建筑垃圾的车辆在小区里进进出出。原来,小区里几户常年将房屋出租的业主,正在清理家中物品,打算重新搬回来居住。
2016年底,华怡园小区正式启动了“美丽家园”建设。清楼道、修水管、设车棚、清理违章搭建、整改小区绿化……经过大半年的建设,建造于上世纪80年代的华怡园小区实现华丽转身,升级为整洁、温馨、和谐的幸福小区。“打造幸福小区,就要让居民感到满满的幸福。”美丽园居民区党总支副书记杨玉萍这样说道。
小花园变身多用途公共空间
走进华怡园小区,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大门口加装了电动道闸;东侧空地上,公园长椅、健身器材、敞开式玻璃雨棚打造出微型健身点;小区主大楼及其它4栋居民楼,原本老旧的外立面粉刷一新,破旧的玻璃统一进行了更换。一系列的改造中,最让居民们满意的就是小区里的小花园。“改造前这里都是杂草,树也没人管,长得乱七八糟。居民们看不过去了,只能自己动手定期拔拔草、清理一下。”小区郭阿姨说。通过“美丽家园”建设,小花园大变样,变身成为居民健身平台。木质材料搭建出的休闲空间,每天早晨都有居民来做操。此外,花园里还设置了13个景观灯,方便居民晚上出来健身、做运动。“以前我们没有健身场地,东跑西跑。现在有了这个健身点,我们锻炼起来更安全,家里小孩也放心了。”关节操团队阿姨们说。
除了规划公园绿植、开辟休闲空间之外,美丽园居委会还在花园里打造了一方木制凉亭,并利用多余的材料,在亭子里设置了两处“小房子”。“一开始我以为这里是养鸟的,后来才知道,这里是流动书架。”一位居民一面介绍,一面拉开玻璃门,选走几本书籍杂志。别看书架是木制的,内中还安装了不锈钢装置防漏水。居民们表示:“我们要把闲置书籍捐出来,还要自己来管理。”
美化环境居民得实惠
在杨玉萍看来,建设“美丽家园”,打造幸福小区,需要扎扎实实,想居民所想,为居民谋福利。从筹备阶段开始,居委干部们就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收集居民对各类“急难愁”问题的意见。
老大楼北侧一排低矮的楼房前,曾长期堆放一百多片的瓦片。一开始,瓦片的主人说什么也不同意归还这片公共空间。“见他不配合,居委干部就找到他的家人做工作。”杨玉萍介绍说。在家人的积极配合下,瓦片主人的态度转变了,同意将这些瓦片全部清理干净,还周边居民一个清爽整洁的环境。
“美丽家园”建设开始后,还有一小部分居民不理解、不配合。居委干部和块长一方面找与这些居民相熟的邻居一起做思想工作,一方面联合城管、市容工作人员,拆除私搭车棚,清除占地菜园,清理僵尸车,推翻违章搭建,并利用腾挪出来的空间,重新规划出近30处机动车停放点及4处非机动车停车棚,方便居民停放车辆。据悉,最近这里还将加装数个充电桩,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便利。
幸福的味道愈加浓烈
为了将华怡园“美丽家园”建设真正做到居民心坎上,美丽园居委干部牵头召开征询会、协调会,挨家挨户排摸情况,反复征询居民意见。居民对改造成果“老灵额”的评价背后,是居委干部们不懈的努力和忘我的工作。
在楼道整治、修缮居民住宅过程中,居住在1号楼的80岁独居老人家里突然漏水,居委干部和工程人员上门走访了不下五六次,耐心安抚老人情绪,及时与物业联系修缮事宜。在修缮完成过后,居委干部还多次在下雨时查看老人家中的漏水情况,热情细致的工作得到了老人及居民的肯定。
住在4号楼里的一位居民,以“担心辐射”为由,不同意将原来设置在楼下过道中间的电信箱,移动到绿化带的角落里。为此,居委干部们耐心寻找矛盾的症结和突破口。原来,该居民楼下邻居在装修时不小心堵住了粪坑,给他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困扰。于是,居委干部召集有关方面与几户人家碰头,解决了源头问题,也解开了居民的心结。随着“美丽家园”建设接近尾声,居民的配合度和默契程度越来越高。接下来,华怡园居民还将发挥集体智慧,商量一套小区自治管理的配套方案。“刚开动员大会的时候,居民提出的都是自家的问题。现在基本提出的都是对社区建设的建议。”杨玉萍说,幸福小区的升级改造,让华怡园幸福的大家庭味道更加浓厚。
(来源:静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