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图片新闻

少数民族大学生走进社区“第二课堂”

【来源:区新闻中心 发稿时间 :2018-07-24 17:25 阅读次数:【推荐】 【纠错】
纠错
1.错误类:
错别字 图片显示错误页面显示错误 其他错误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Email:*
【收藏】 【字号 】 【我要打印

   (记者 吴晶晶)7月16日下午,第二十批上海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暨欢迎会在大宁路街道党建服务中心举行。上海大学及街道的相关领导、带教老师代表以及来自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彝族等10个不同少数民族的15位大学生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

  会上,分别举行了大宁路街道挂职实践少数民族大学生临时党支部成立仪式和上海大学—大宁路街道少数民族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启动仪式。与会领导分别为党员发放工具包和志愿服务马甲。这也是实践基地首次尝试建立少数民族大学生临时党支部,目的是进一步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理论素养,加强党性修养和锤炼,增强少数民族学生“五个认同”。

  随后,参与此次暑期社会实践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一一做了自我介绍,分享了自己民族的风土人情,并畅谈了对此次挂职锻炼的期待与打算。

  据介绍,今年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将历时一个多月,为提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大宁路街道进一步整合资源,围绕“三个转变”,从岗位安排、实践内容以及实践形式三个方面深化拓展。在岗位安排上,由原来的单一岗位实习转变为一定条件下的轮岗;在实践内容上,由传统主要从事办公室文字处理等工作转变为更多地走入社区,开展社区调研、参与社区公益、走访辖区企业,使社会实践活动更能发挥学生能动性、更贴近学生实际需求;在实践形式上,由原来单一分布在各办公室集中实习,转变为全年各时间段不间断实习,在社区党建服务中心、社区生活服务中心等处设置上海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岗位。

  上海大学—大宁路街道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立至今已20年,先后为27个民族、206位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实践岗位,已经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向社会汲取知识的“第二课堂”,架起了少数民族大学生顺利通向社会的“桥梁”。

附件:
分享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