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2010年
第一章 “十五”回顾
第一节 “十五”计划完成情况
“十五”时期是静安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区域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区综合服务功能快速提升,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突破,城区环境品质明显改善,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双高战略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任务提前完成。
1. 区域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实力稳步提高。2005年,区增加值82.3亿元,年均增长12.8%;区级财政收入30.85亿元,年均增长35.2%;工业总产值52.2亿元,年均增长7.3%;商品销售总额560.9亿元,年均增长1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7亿元,年均增长16.2%;海关出口额2.95亿美元,年均增长24.1%;五年累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33.8亿元。
2. 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现代服务业凸现优势。现代商业、现代服务业、房地产业、会展宾馆旅游业、都市工业五大支柱产业长足发展,第三产业占增加值比重84.1%;现代服务业在调整中不断发展,基本框架初步形成。
3. 招商引资日趋活跃,对外开放成效显著。五年累计外商直接投资资金到位额达10.94亿美元,引进各类企业约4500家,一大批跨国公司办公机构相继落户。南京路沿线楼宇热租,商务投资的集聚效应日益增强。恒隆、中信泰富、梅龙镇三大广场已成为引领时尚消费的先锋。国际名品汇集度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
4. 社会事业同步推进,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科教兴区战略有序推进。信息化建设有新进展。精品教育服务功能提升,生均教育经费继续保持全市领先水平。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公共卫生管理和应急机制初步形成,人口素质指数处于全市领先地位,2005年人均期望寿命达82.27岁,千人医院床位数达14.54张。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累计拆除旧里58.8万平方米,动迁居民2万多户,人均居住面积已达16.76平方米。促进就业成绩显著,2003~2005年新增就业岗位8.45万个。社会保障进一步完善。刑事发案增幅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全区社会秩序保持稳定。
5. 生态环境品质优化,城市建管力度加大。全区绿化建设加快推进,2005年城市绿化覆盖率达15.8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0.92平方米。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建成无燃煤区、无扬尘区,噪声控制达标覆盖率达100%,工业污染企业排放达标率达100%。完成了昌平路、陕西北路多条道路拓宽等市政配套任务。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处于全市领先水平。静安寺地区的重点项目建设实质性启动,静安寺庙改建进展顺利,步行街建成开业,城市航站楼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配套工程正式启动,久百城市广场落成营业,静安寺地区购物、休闲、旅游、观光的功能形象初露端倪。
第二节 主要矛盾和问题
1. 土地资源有限制约发展空间。静安区地域小,土地资源有限,土地资源瓶颈十分突出,资源配置结构不尽合理,土地利用节约化程度不高。
2. 基础设施薄弱制约发展能级。电力设施配置与区域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区域路网结构和道路功能定位不尽合理,公交线路空间布局不均衡,交通瓶颈直接阻碍静安南京路的发展。
3. 人口就业矛盾制约发展后劲。产业国际化、高度化特征日趋明显,结构性失业矛盾突出。人口老龄化对政府财政支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等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4.行政体制滞后制约发展环境。传统的政府行政理念、组织形式、管理方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政府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高。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制约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三节 “十一五”发展背景
1. 从发展阶段看,必须紧紧抓住历史性机遇。“十一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上海加快“四个中心”建设、2010年世博会以及浦东综合改革试点效应,都将对静安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市委、市政府关于“分类指导,促进区县统筹协调发展”的方针,推动静安融入上海乃至长江三角洲的发展大格局。《上海市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纲要》确定静安南京路为市级专业服务业集聚区,有利于静安加速提升产业能级。在新的财税体制下,市、区两级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调控效应将直接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静安区必须紧紧抓住机遇,主动服从、服务于上海的发展大局,融入全市,联动发展。
2. 从发展趋势看,必须更加注重协调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静安的发展必将更加注重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高度重视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事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大市政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建设力度,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区。
3. 从发展环境看,必须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为适应2010年上海基本实现城市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法制化和现代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需要,静安必将进一步优化区域软环境,其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治理和优化政务环境是基础和关键。要进一步转变行政职能,改进行政模式,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完善公共服务,建设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
第二章 总体目标和发展战略
第一节 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1. 指导思想
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抓住上海加快“四个中心”建设、筹备2010年世博会和全面入世的历史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优化结构,自主创新,更加注重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提升国际化综合服务能级,更加注重增强中心城区的综合竞争力,更加注重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努力构建和谐静安,实现双高目标新跨越。
2. 总体目标
“十一五”期间,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能级,扩大规模,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区增加值和区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12%;加速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完善区域功能布局,商业商务楼宇面积总量达到400万平方米,国际品牌汇集度居全市前列,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90%以上;加快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累计新增就业岗位10万个,登记失业人数在年度控制线以下,显著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完善城市基础设施,较大程度改善居住、交通状况,环境保护各项指标达标,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全市最低;社会治安状况不断好转,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构建和谐社会要有新突破。
围绕上述总体目标,继续坚持实施双高战略,全面完成新一轮双高战略目标体系提出的3大类61项指标和任务。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十一五”期间,静安南京路形态建设基本定型,国际化商业商务功能初步成型,一轴两翼的城区风貌展现雏型。
到2010年,静安区形成四大功能性形象目标:
一是上海国际购物中心的标志性地区。以静安南京路为主体,构筑集商业商务、观光旅游、购物、餐饮、娱乐休闲于一体的配套齐全、风貌协调、功能完善的国际性商业区域,建设与建筑及环境相融合的商旅文相结合的专业街、风情街,大力扩展品牌服饰设计、营销、展示、发布的规模效应,提升业态能级、品牌档次、市场环境、国际化程度和个性化服务,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创新拓展批发贸易业,使静安区成为国际一线品牌和新型服务的汇集地。
二是上海国际专业服务业的重点地区。加快发展以楼宇经济为主要载体的现代服务业,按照国际通行的HOPSCA原则,整体布局办公楼、购物商场、宾馆、停车场、文化娱乐设施和公寓,创造高效开放的市场环境,培育具有特色的产业功能,形成广告、会计、设计、律师、投资咨询和信息服务等国际专业服务业的行业高地,凸显静安优势行业在全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带上的领先地位和作用。
三是上海国际文化时尚中心的主流区域。充分利用都市海派文化底蕴、多样化的商业业态、大型会展设施和都市旅游资源,全力打造静安文化创意、休闲、娱乐的生活空间,高雅、文明、宜居的文化氛围,浓郁、时尚、特色的文化形象,创造适宜国内外人士创业和生活的文化环境。发挥区域优势,努力形成影视、广播、报业、戏剧、娱乐、体育、旅游、广告等行业的大文化市场,加强国内外文化交流,使静安区成为时尚潮流和文化消费前沿。
四是现代化都市住宅区。依托一流的商业商务、完善的功能配套设施、社区管理与社区服务,包容并吸引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居民,促进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兼容并蓄,塑造具有亲和力的人性化空间和高尚的人文精神氛围,追求城区活力,创造生活魅力,形成功能复合化、生活多样化、环境精致化的都市生活区。
第二节 发展战略
1.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发展理念。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发展观贯穿于区域发展的各个领域。加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统筹平衡。把社会事业发展作为社会进步的标志和城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实现让静安人民在高一层次上安居乐业的目标。
2. 坚持以贯彻科教兴市战略为发展主线。贯彻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核心是自主创新。加快建设静安公共服务平台,健全区域创新服务体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开创均衡、优质、特色的新局面。把信息化建设作为贯彻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重要战略措施,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广泛应用。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大力开发人才资源,激活人才活力,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
3. 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发展动力。以更大的决心和更积极的姿态加快改革进程。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探索和建立产业服务、专业服务、社会服务三大服务体系。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继续实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各项社会保障改革的贯彻实施。健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4. 坚持以“错位发展、以高取胜”为发展途径。大力发展以楼宇经济为主体的高端化现代服务业,是静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集约化程度的重要出路。以高取胜是错位发展的核心。错位的关键在于层次、档次、品位、品牌上取得明显突破,实现产业的高度化、能级的国际化。静安的对外开放、产业集聚和区域环境建设,坚持走高能级、高层次、高品质的发展道路。
第三章 经济发展
第一节 产业结构
“十一五”期间,以发展楼宇经济为重点,以服饰品牌为特色,依托静安南京路地区的历史人文底蕴、国际国内影响和综合服务优势,通过要素集聚、错位发展和能级提升,基本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具有本区特色的产业体系。这个体系包括商贸流通业、专业服务业、房地产业、宾馆会展旅游业、文化生活服务业。
1. 商贸流通业
主要包括商品零售、餐饮、批发贸易等。以大型商厦为主体,结合支马路的专业街,拓展主题店、旗舰店、专卖店,发展以服饰品牌为主的商贸流通业,造就世界顶级品牌的汇聚地。以商务楼宇为载体,吸引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采购中心、结算中心、订单中心及设计中心等入驻,促进大贸易、大流通,发展电子商务。拓展区域商业布点,发展便民利民的社区商业。
2. 专业服务业
主要包括广告、会计、设计、传媒、律师、金融投资、中介咨询、创意产业等。继续发挥在全市的比较优势和集聚效应,力争在吸引国际性的服务业主体上有新的突破,集聚一批专业服务业商务楼群或专业中心,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运作规范、适应市场需求的行业群体。实施优势行业示范、行业链延伸、行业协会促进同行业集聚等多种形式的行业扩张引导。降低综合商务成本。构筑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平台,通过政策引导和指导服务,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集聚产业。
3. 房地产业
包括房地产的开发、经营、中介服务和物业管理。健康发展房地产业,合理规划商业商务用房和住宅用房的开发,形成两者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加大南部地区保留建筑的功能开发利用,加快对老住宅区的改造。规范房地产中介、交易市场,推进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加大房地产与金融、保险的联系强度,利用风险化解机制,保持行业的稳定发展。
4. 宾馆会展旅游业
包括宾馆住宿、旅行社、旅游景点项目、会议展览。以旅促商,以商推旅,旅游与文化相结合,旅游经济与会展经济互动发展。拓展旅行社发展空间,为国际、国内游客提供一流的境内外、区内外旅游服务。结合静安特色,加快开发都市旅游项目。依托展览中心和众多的星级宾馆、大型商厦,大力发展特色、精品、专业的会议、展览,形成宾馆、商厦、展览展示和旅游、文化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5. 文化生活服务业
主要包括文化娱乐、非学历教育培训、体育健身、医疗保健、时尚休闲、社区服务等,是我区“十一五”期间要大力发展的潜力产业。加强教育培训、娱乐、休闲、文化、社区服务等方面的配套建设,扩大产业发展门类,开拓新兴项目,不断满足市场需求,健全和完善与双高区相匹配的文化生活服务体系。
第二节 产业布局
静安产业的区域分布,与“一轴两翼”的城区总体布局相结合。“一轴”,即以静安南京路为中心轴线,构筑国际化、外向型的商业商务区。“两翼”即威海路、延安路以南的南翼地区和北京西路以北的北翼地区。南翼地区重点发展商贸流通业、专业服务业、宾馆会展旅游业等。北翼地区主要发展社区商业、都市园区等。
1. 静安南京路地区
静安南京路不仅是静安产业发展的轴心,也是上海商业商务黄金走道的中心地区,是静安产业布局的重中之重。静安南京路由东向西规划为五个功能区:
石门路地区:文化传媒、公共活动和综合服务区。东起成都北路、西至茂名北路,规划面积50公顷。标志性建筑:上海电视台、广电大厦等。其中石门路以东以国际国内文化传媒机构为主体,建设上海浦 西的传媒、影视、广告产业中心;石门路以西以地铁车站和步行街为 主体,加强公共空间建设,同时以历史风貌保护区为基础,发展休闲服务区。
梅泰恒地区:商务办公、时尚休闲、品牌购物中心区。东起茂名北路,西至陕西北路、西康路,规划面积30公顷。标志性建筑:梅龙镇广场、中信泰富广场、恒隆广场。以三大广场为核心,形成国际品牌服饰和商务办公的制高点。结合风貌建筑保护性改造,围绕“梅、泰、恒”在南京路以南、威海路以北的地区构建近代建筑风貌与现代购物休闲功能完美结合的完整街区。
展览中心地区:商务办公、会展、酒店服务区。东起西康路,西至常德路,规划面积40公顷。标志性建筑:上海商城、嘉里中心、上海展览中心,规划建设中的香格里拉酒店等。
静安寺地区:旅游购物、办公酒店、公共活动及换乘枢纽。从常德路至乌鲁木齐北路,规划面积40公顷。标志性建筑:久百城市广场,城市航站楼,建设中的会德丰广场、越洋广场。
协和城地区:主题休闲娱乐式商、办、住综合区。该地区从乌鲁木齐北路至镇宁路,规划面积20公顷。标志性建筑:以规划建设中的协和广场为中心。
2. 南翼地区
南翼地区紧紧围绕静安南京路国际化、外向型的商业商务目标,一是探索保护性建筑的商务元素引入和开发,在保留保护的前提下,实施功能性的置换和改造,形成南京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延伸和扩展;二是加快支马路专业街的功能开发和形态建设,重点实施威海路、巨鹿路、华山路等专业街建设,扩大品牌服饰和文化娱乐休闲的辐射面。
3. 北翼地区
北翼地区结合旧区改造和建设现代化的都市生活区,同步发展社区商业和都市产业。重点的区域,一是曹家渡地区,加快建成满足周边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和多元化消费的商业中心;二是静安河滨休闲带,结合《上海市景观水系规划》昌平路沿线的实施,建设滨水公园,创造咖啡馆、主题餐厅、影视楼、珍藏馆等互动体验、休闲消费的新型社区商业模式;三是同乐坊创意园区,形成区域性的艺术设计与休闲产业相结合的文化集聚地带。
4. 社区商业
社区节点商业。推进延平路~武定路节点、昌平路~常德路节点、江宁路~海防路节点、石门路~新闸路节点4个社区节点商业。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的业态为主,兼有餐饮、娱乐、休闲等社区服务业及社区休闲街。
街坊型商业。以街坊小区为布局范围,整合社区公共配套设施,有序配置超市、药店、书店、报刊亭、花店、便利店、休闲吧、大众化餐饮、维修服务、再生资源回收等便民利民连锁商业服务网点,提升社区商业形态和服务质量。
菜场。完善菜场布局,稳定网点设施。积极发展生鲜超市,合理配置便民菜店,推进现有菜场标准化建设和管理。规划和建设一批新菜场。
5. 都市产业园区
现有的都市工业园区通过理顺产业导向,加强园区管理,逐步调整为都市产业园区或创意产业园区,集聚生产型服务业和创意设计产业。继续利用老的工业厂房开发新的园区,新建园区与现有园区的调整优化相结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第三节 对外开放
1. 加快实现静安产业的“三化”目标
一是品牌化:坚持“引进一批,培育一批,兼并重组一批”的方针,扩大高档次品牌优势,树立静安特色产业的品牌形象。
二是规模化:加速产业功能的集聚态势,壮大优势行业规模,发挥规模企业和行业对区域经济的牵引作用。加快推进静安南京路高档楼宇建设,到2010年全区商业商务面积总量达400万平方米。
三是国际化:努力创造高度开放的市场环境。继续大力引进国际性企业主体。加速经营理念和方式与国际接轨。
2. 强化静安产业的集聚和辐射功能
打造静安高品位商业商务整体形象,加速企业、资金、品牌集聚,发挥对外辐射功能。吸引国际国内优质资金,参与静安南京路开发、北部旧区改造和南部保护性开发以及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加强商贸流通业、专业服务业、宾馆会展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向全市、全国的辐射。积极培育餐饮、服装服饰、药和药材、食品、家居装饰自有品牌。鼓励餐饮、房地产、工业以及外贸企业采用多种方式“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国内竞争。优化出口结构,开拓俄罗斯、欧洲、非洲、西亚、中东、拉美等市场。
3. 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共同繁荣发展
加强与浦东新区和其他中心城区的联手合作,共同打造世纪大道—南京路—虹桥地区的上海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带。加快推进与上海郊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扩大与郊区、长三角地区、友好城区及内地的经济技术合作,拓展静安经济发展的空间和腹地。
第四节 体制机制
以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改革方向,在完善国资监管体制和构筑现代产权制度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为静安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支持和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继续积极发展外商独资和外商投资企业。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营造有利于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政策环境。鼓励非国有企业、国外机构投资者等多元投资主体参与国有企业改制,形成混合所有制企业。
2. 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
完善国有资产监督和管理体制,实现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方式、手段的创新,提高国资监管的效能和水平。强化国资出资人对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经营性国有资本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
3. 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以股份制为主要实现形式,推进国有集团公司调整重组。相应调整国资授权委托经营体制和机制。采取多种形式放开搞活中小企业。继续深化“小巨人”发展战略。对不符合国资发展方向、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企业,稳步有序推进关、停、并、转。企业改革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相结合,认真处理历史遗留问题。
第四章 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第一节 城市建设
按照“一轴两翼,南留北改”的城区布局建设方针,加快静安南京路地区的形象和功能建设,继续探索历史风貌保护区和优秀历史建筑的功能置换,强化成片旧里的开发、改造力度,努力实现城市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统一,显著提高城区综合品质。
1. 加速商业商务楼宇建设。静安南京路地区重点推进越洋广场、恒隆广场二号楼、会德丰广场等一批大型项目的建设进度,新增商业、办公总面积125万平方米。北部地区实施曹家渡地区、江宁路沿线商务楼宇的开发、整合,新增商业、办公面积30万平方米。启动苏州河沿岸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
2. 继续推进旧区改造与住宅建设。拆除旧里18万平方米,北部地区新建5~8个设计新颖、品质优良、配套设施齐全的住宅小区组群。稳步推进二级旧里以下旧住宅的改造建设。住宅成套率达到85%以上。稳步推进廉租住房制度,改善居民生活居住条件。
3. 积极探索保护性置换工作。有序实施南部地区保护性建筑的功能置换。推进试点街坊的建筑功能置换、改造。大力支持北部地区工业旧厂房的开发利用。
4. 加大市政基础设施改造力度。提升市政基础设施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基本完成区域范围内现代化管线布局。改造更新上水管道,健全供水系统输配水管网。更新燃气系统输配气网络。实施昌平排水系统改造,完成苏州河(静安段)昌平泵站排水系统、调蓄池和绿地景观工程等项目的建设任务。完成50万伏世博电站等一批电站的建设任务。实施南京西路等道路的电力架空线入地。完成轨道7号线静安寺和昌平路两个站体建设。
5. 改善道路交通。推进万航渡路(北京路至新闸路段)道路改造、乌鲁木齐北路直通新闸路工程, 畅通全市5纵之一的主干线中段。完成昌平路(江宁路至苏州河)拓宽。在大中里动迁的基础上,实施石门一路、二路拓宽、东移、接顺工程。按照公交线路重组方案,合理设置公交换乘枢纽,调整公交线路,建设港湾式停靠站和出租扬招点,改善通行环境,缓解公共交通矛盾。建设一批社会停车库。完善枢纽型、功能性、网格化的交通构架。
6. 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完成区域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的总体规划编制。结合轨道7号线施工,以静安公园地铁站点的交通枢纽为核心,启动静安寺等地区地下空间的开发、建设。
第二节 城区管理
坚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方针,充分发挥“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优势,建立全覆盖的长效管理机制。
1. 加强规划管理。完成新一轮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完善规划体系。贯彻“双增双减”要求,加强功能性规划与形态性规划的协调统一。强化规划指导和管理,统筹协调项目的定位、品质和周边环境,推进重大工程建设,推行项目公示、综合评比、专家论证、批后监管程序。
2. 规范土地管理。深化土地使用权制度改革,规范土地供地方式,严格土地供应总量控制,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完善土地储备机制,实行熟地“招、拍、挂”工作流程。加强土地执法、监察和土地批后监管力度。合理调整住宅和商业、商务用地比例,形成良性互动发展格局。
3. 推进市容环境管理。深入开展“迎世博创优美环境”活动,创建市容环境示范区域,构建城区环境卫生管理的两级平台,完善网格化管理模式。加强住宅小区卫生整治,提高环境品质,保持国家级卫生区的荣誉。规范全区户外广告、店招店牌的设置。加大城区景观灯光建设与管理力度,美化静安城市夜景,提高市容景观品位。
第三节 环境保护
加大环保投入,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绿色消费,加大环境管理和执法力度,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基本形成与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相适应的生态环境和环保体系。
1. 提高环境综合质量。坚持环保投资和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环保投入指数达到3%左右。进一步优化大气质量,坚持环境功能区划标准,做好第三产业的污染防治。巩固无燃煤区、扬尘控制示范区创建成果,全年环境空气质量指数达到和优于二级的天数占全年85%以上,区域平均降尘量继续控制在10吨/KM2/月以下。区域环境噪声指标达到国家二类功能区标准。
2. 完善区域生态和绿化建设。完善政府投入、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绿化建设、维护、管养的新机制。推广科技兴绿,根据区情特点,完善绿化布局,争取达到1万平方米以上公共绿地千米服务半径的目标,使全区绿化在3万平方米以上、1万平方米以上、3千平方米以上三个层次上,形成合理布局。坚持“小、高、巧”特色,实现城区绿化精品化、多样化,人均公共绿地达1.2平方米,绿化覆盖率为17%,形成丰富多彩的城市景观。
3. 创建绿色单位。以创建绿色单位为载体,深化“绿色小区、绿色学校、绿色医院、绿色商厦、绿色饭店、绿色机关”的创建活动,塑造可持续的办公、教育、生活、服务方式。进一步提高市民的环保理念。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培训,形成全民参与、人人有责的氛围。
4. 推广资源利用和节能。坚持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利用,推进废弃物生化处理,健全废弃物回收、分拣、利用系统。推广使用再生产品,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全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100%,无害化处置率95%。实施雨水收集,提高雨水循环利用率;提倡循环用水,削减污水排放量;保持城区污水收集、外排和处理率100%。引导商业和民用节能,开展太阳能利用的试点工作,推进建筑节能工作。
5. 强化环境监测监察能力。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环保监管能力建设。重视环保科技创新,完善环保信息平台,有效运用数据,实现系统化管理、自动化监测、科学化决策、规范化服务。
第五章 社会事业
第一节 人口与计划生育
建立人口综合管理体制、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机制和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体系。调整优化人口结构和人口空间分布,促进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关注人口安全,人口素质指数继续保持全市领先地位。
1. 推进人口综合调控。建立与双高区相适应的人口宏观调控体系。完善以居住证为核心的来沪人员属地化管理体制,整合管理资源,凝 聚管理合力,形成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人口管理机制。维护来沪人 员合法权益。全区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30万左右。继续稳定低生育 水平,出生率为5~6‰。加强人口预测工作,完善人口出生公众预报 制度。
2. 深化人口计生综合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计划生育公共服务效能。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现居住地管理,建立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网格化管理机制。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等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3. 完善计划生育生殖保健优质服务体系。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体系,实现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与卫生部门资源共享。加强对社区卫生中心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监督、管理。普及避孕节育知识,推进家庭计划生育指导服务,加强优孕优生优育工作。广泛开展预防性病、艾滋病宣传教育。深入开展青少年、男性、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生殖保健服务。
第二节 科 技
贯彻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大力建设创新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支撑作用。努力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培养科学精神,全面提升区域人口科技素养。
1. 构建区域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综合性的区域创新服务体系,初步建成重大项目决策支持系统和企业创新服务平台,形成有效的创新服务机制,为科技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公共服务,提高区域整体创新能力。
2. 培植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以骨干科技园区为联结点,加快科技企业发展载体网络建设。集聚科技企业,打造信息服务业、科技中介服务业等产业集群。加大政府科技投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培育一批具有行业竞争力的科技“小巨人”企业。加快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稳步提高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
3. 开创科普教育新格局。以进一步提高区域人口科技素养为目的,创新开展科学知识普及活动。探索科普事业社会多元化参与的机制,打造一批品牌科普项目。建成一批理念创新、设施先进、功能完备、面向公众的科普教育基地,确立静安楼宇科普工作的示范地位。
4. 加快高新技术推广应用。加强专业部门合作,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推广应用。组织开展系列科技成果展示、推介活动,使之成为介绍科技知识、展示科技成果、推广高新技术的重要载体。
第三节 教 育
坚持均衡、优质、特色的发展道路,发挥静安教育品牌辐射示范功能,率先在上海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实现“精品教育”的发展目标。
1. 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整体水平继续位居全市前列。有效提供0~6岁婴幼儿学前教育服务。高质量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质量处于全市领先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居于全市各区县前列。进一步调整完善学校结构布局,逐步提高生均建筑面积及校舍建设等级。
2.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名师、名校长、名学校、名学科“四名”工程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生生有发展”。培育优质教育品牌,扩大示范辐射功能。继续深化转制学校办学体制改革、“二期课改”为主的课程教学改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主的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教师高一层次学历比例处于全市领先水平。加强与市外、境外学校的交流与合作。
3. 重视和发展职业教育。着力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面向市场、多元办学机制。拓宽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渠道,实行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
4. 拓展终身教育和社区教育。进一步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为学习者提供多种类、多层次受教育机会。支持并规范社会力量举办各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学校或培训机构,提升终身教育的功能和水平。整合资源,完善社区教育网络建设。依托各类社区教育资源,不断发展社区教育,满足居民多种学习需求,建设学习型城区
第四节 文 化
以建设“文化名区”为目标,构筑提高市民文化素质为主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1. 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优化整合资源,形成以南京西路—华山路戏剧大道为主轴、以五个社区文化中心为主要节点的文化生活服务网络。新建一批城市景观雕塑和具有特色的博物馆。筹建数字档案馆。
2. 发展文化事业。实施“文化精品、优品、新品”工程,大力发展艺术教育。创作一批弘扬民族精神、反映时代风貌的文学艺术精品。开发建设一批以革命旧址、遗址为主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充分利用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区文化艺术节和参与市重大的文化节庆活动,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成为上海标志性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社区文化,培育社区文化团队,扶持群众业余文艺创作,打造区域文化品牌。
3. 繁荣文化市场,规范健康发展。积极培育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人才、文化技术各类文化市场。组织、吸引高雅艺术和主旋律剧目来静安演出。鼓励开拓适合市民消费的有益的文化娱乐新领域、新项目。促进文化市场活跃、健康、规范发展。构建文化交流平台,加强国内外文化交流与合作。
第五节 卫 生
确保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逐步满足社会多层次、多样性的卫生服务需求。社会卫生指标和人群健康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部分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全面实现“健康城区”建设的阶段性指标任务。
1. 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切实加强重点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将发病率控制在较低水平。深入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强化市民公共卫生理念和自我保健意识。整合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形成三级医疗、预防、控制、救治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
2.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在综合性医院、专业防治院所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建立双向转诊的有效合作机制。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六位一体”功能,为社区居民提供价廉、便捷、适宜、连续的社区卫生服务。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政府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
3. 加强卫生监督综合执法。强化全行业管理。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严格医疗机构、技术、人员准入,规范医疗秩序。加强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市场监管,保证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4. 优化整合区域卫生资源配置。重点建设社区卫生服务、老年护理康复、疾病预防控制等基础服务设施。完成全区社区卫生服务站点的标准化建设。改建区老年医院,扩建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区精神卫生中心。完善公共医疗卫生机构政府投入补偿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办医,发展医疗服务事业。
第六节 体 育
完善体育健身场地和设施,建立亲民、便民、利民的体育服务保障体系,努力提高市民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积极为国家培养输送更多优秀体育后备人才。
1. 积极推进人人运动计划。完善体育健身服务保障体系。70%以上市民做到“六个一”,即参加一个体育组织,学会一项基本运动锻炼项目,每星期有一次以上体育锻炼,每年参与一次社区体育比赛活动,每年观看一次比赛,每年接受一次健康体质测试。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为90%以上。全区市民体质测试合格率达到80%。
2. 发展优势体育竞技项目。在中小学生中推广适合学生的竞技体育项目。建成10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形成更多体教结合的二线竞技运动队伍。体育人才输送和竞技体育成绩力争进入全市前6名。办好6~7个项目的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有静安区培养的运动员参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在击剑、射击、排球、游泳、乒乓等项目上成绩名列全市前茅。
3. 积极组办高水平大型体育比赛。每年承办一项世界级体育比赛活动。举办好2007年区第十届运动会。依靠社会力量组办市或全国大型体育赛事和群众性大型体育比赛和活动。将攀岩、马拉松办成具有特色的城市景观体育项目。
4. 优化整合体育资源配置。重点加强北部地区体育资源整合与布局调整。建成1万平方米现代化体育场馆和4~6处共4000~5000平方米的社区公共体育运动场,社区体育活动中心配置率达到50%,全区人均体育场地达到0.8平方米。不断完善体育场地和社区健身苑、健身点的体育设施建设和健身器材整新更换。
第七节 妇女事业
优化妇女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确保妇女享有获得经济与社会资源的平等机会,推动女性在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经济与社会事务。妇女性别发展指数和性别权能指标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1. 保障女性就业权。制止招工、招聘中的性别歧视现象,营造公平就业氛围。提高妇女就业竞争能力。
2. 提高女性参与社会管理的程度。拓宽妇女参政范围,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中女代表和政协女委员的比例和结构得到进一步提高和改善。提高妇女参政层次和参政水平,增加女性在各级决策层中的比例,逐步平衡女性在不同层面、地区、行业和部门之间的分布。
3. 全面提高妇女综合素质。优化政治教育环境,逐步提高女性在中共党员和各民主党派及各类先进模范中的比例。提高女性文化素质,加大技术、技能培训力度。高级女性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35%。关注女性心理健康,建立女性心理健康咨询网络。
4. 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扩大妇女生育保险覆盖面。改善女性健康需求的实现条件,提高女性综合健康水平。保护残疾妇女、特困妇女、孤老妇女的特殊权益,为残疾妇女、特困妇女提供受教育与就业的机会。
5. 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提高妇女对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程序的知晓率。为遭受家庭暴力及其他处在危急困难状态的妇女提供切实有效的救助措施。
第八节 儿童事业
实践“儿童优先”原则,努力营造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使儿童充分享有受法律保护的各项权利。注重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参与能力,提升儿童的整体素质,儿童事业发展水平居全市前列,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1. 全面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严格控制非医学需要利用技术手段为孕妇做胎儿性别鉴定,保障男女儿童平等出生的机会。提高出生人口的整体素质,新生儿疾病筛查率提高到95%以上。健全社区妇幼保健网络。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健全儿童健康教育和技术服务。
2. 依法落实儿童的各项权益。对儿童进行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教育。完善有关执法和司法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案发率控制在万分之六以下。推进针对18岁以下有违法犯罪行为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工作,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全方位的儿童权益保护和救助体系。
3. 营造健康、安全、和谐的儿童成长环境。“儿童优先”意识深入社会,在城市基础设施、文化宣传、儿童用品等方面得到充分体现。各级各类公益文化设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文化活动场馆逐步免费对儿童开放。加大对儿童食品、药品和用品的监管力度。
第六章 就业与社会保障
第一节 就 业
以市场化的就业促进体系、网络化的管理服务体系、法治化的监督调控体系、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支撑,在区内建立起以劳动者自主就业为主导、市场调节就业为基础、政府促进就业为动力的就业机制,努力实现“比较充分就业”的目标。
1. 完善促进就业社会责任体系。推行以增加就业岗位为核心的促进就业政策,健全政府购买就业岗位机制。扶持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和小企业的发展,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形成以社区为桥梁、三级就业服务网络为载体、公益性劳动岗位为依托、就业援助为手段的困难群体托底就业机制。
2. 完善就业管理和服务网络。建立区域劳动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构建失业预警机制,实施对劳动力市场的有效监控。深化“政府购买培训成果”机制,实现职业技能培训社会化。积极发展高层次职业培训,中高层次技能培训超过50%。实施“就业培训个人帐户”计划。积极培育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加强对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规范化指导和管理。积极促进青年就业,加大青年培训工作力度,稳步发展“青年职业见习计划”,拓展静安“青年实践基地”。
3. 加强劳动监督管理与执法检查。完善劳动保障监察体系,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规范单位用工和社会保险费的缴纳。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发挥集体劳动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的功能,加强工资宏观调控,保障职工最低工资,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加强对小时工等灵活就业的管理和监督调控。规范外地劳动力使用程序。实现外地劳动力参加综合保险广覆盖。
4. 健全社会就业保障体系。加大对失业保险基金的使用和管理监控。依法实施失业保险金核定与发放,切实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金的覆盖面,加大征缴力度。依法贯彻职工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第二节 社会救助
建立健全全区“一口上下”的社会救助管理机制,在应保确保的基础上实施分类施保,缓解不同对象的困难,实现帮困救助不重复、全覆盖。
1. 完善社会救助管理体系。健全“政府统一领导、部门职责明确、社会积极参与、社区组织实施”的社会救助管理体系。完善区救助帮困信息系统并推进其应用,建立健全全区“一口上下”的社会救助管理机制。发动、组织和引导市民、民间组织和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形成政府管理调控、社会组织充分发挥作用、市民协同参与的新机制,实现社会救助从适应性发展向开放性发展转变。全区困难群体“六助”服务网络覆盖率达80%。
2. 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合理提高对低收入群体帮困救助的财政补贴力度。建立对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消费的定向补助制度。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将重点优抚对象及其家属、当年未能安置就业的退役军人以及军队离退休老干部因患大重病自负医疗费而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纳入医疗救助范围。
3. 在应保确保的基础上实施分类施保。对就业年龄段有劳动能力但暂时失业的生活困难人员,实行辅助性救助,重点是促其就业。对老、幼、病、残实行托底性救助。对因灾害、疾病等造成阶段性生活困难人员,实行应急性救助。对低收入家庭子女就学困难,建立长效脱贫帮困机制。
4. 扶贫济困捐助社会化、经常化、制度化。鼓励企事业单位采取单位提留和职工捐助相结合的方式,设立互助帮困资金。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建立捐赠工作归口、集中管理的工作机制,完善街道经常性捐赠集中接受点的规范管理,营造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
第三节 老龄事业
推进老龄工作社会化,完善老年保障体系,维护老年人权益,改善老年人生活。建立以社区为依托的老年照料服务体系和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老年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实现健康老龄化。
1. 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实行全覆盖护理援助政策和独居老人专管员制度,按照居家养老服务人数占老年人口2.5%的比例做好居家老人服务工作。落实独居老人家庭的关心服务和紧急援助网络,扶持街道老年生活护理服务社。建立志愿服务制度,发展新型标准化乐龄家园。
2. 加快养老设施建设。街道养老机构配置达标,提高档次和水平。鼓励社会力量办养老设施,吸引社会资金建造集收养、休闲、服务于一体的公寓式或护理型为主的养老院。
3. 健全社区老年服务体系。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教育,积极开展慢性病防治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老年卫生保健服务。建立街道、居委会老年文化娱乐活动中心(室),完善三级网络。发展特色老年教育,老年人入学率达到30%。建立老年文体队伍,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设立老年人法律咨询热线,创建“上海市老年维权示范岗”。
4. 推动老龄工作社会化。在政府保障的前提下,健全社会救助网络,改善贫困老年人的生活。健全基层老年协会组织。培育发展各类专业性、群众性、公益性的为老服务组织,形成市民共同参与的老龄工作体系。扶持老年服务民办非企业组织,发展老年产业。弘扬尊老敬老美德,营造政府、家庭、社会共同关心老年人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老年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作用,引导、鼓励老年人继续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第四节 残疾人事业
提高可接受教育的残疾少年儿童入园率和义务教育率,积极促进有就业愿望且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实现充分就业,明显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基本实现本区户籍持证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1. 健全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健全区、街道、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建立残疾人康复服务信息数据库,整合残疾人康复服务资源。落实康复经费,做好康复服务进家庭工作,完善残疾人用品用具的服务供应体系,推进个性化服务。
2. 积极扶持残疾人就业。加大残疾人职业培训力度,为有就业愿望和能力的残疾人提供免费培训,鼓励在职残疾职工参加各类职业培训。加强职业指导和服务,促进残疾人就业,努力做好残疾职工的稳岗工作。大力扶持残疾人个体就业,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使残疾人就业安置率达到95%以上。
3. 推进残疾少年儿童教育。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项助学政策,加大助学力度,确保有学习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零拒绝”接受义务教育,不断提高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质量,最大限度满足本区残疾人接受教育的需求。
4. 完善对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推进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完善残疾人社会救助制度。把助残帮困工作纳入政府扶贫帮困计划,做好残疾人助医、助养工作,帮助残疾人改善生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5. 创造残疾人融入社会的条件。加强残疾人事业的宣传,结合中心城区旧区改造,加大道路、楼宇、广场和居住区等各类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的配套建设。建立1个集康复、文体和培训为一体的残疾人综合活动设施,组织残疾人因地制宜地开展各项活动,积极办好2007年我区承办的世界特殊奥运会竞赛项目,不断提高残疾人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参与能力。
第七章 社区建设
第一节 社区服务
增强社区服务能力,拓展社区服务领域,提高社区服务水平,推进社区服务向社会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1. 构建“一口受理、内部协办、上下联动、全程服务”的社区服务机制。街道建立信息基础平台,统一协调管理,构建以社区事务受理中心为前台,街道、区相关部门条块协同的窗口服务网络。推进信息共享,建立社区属地化的信息采集、维护、交换机制和信息管理体系。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配置率100%,达标率60%。
2. 合理配置优化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推进资源整合与共享。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按照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地配置面向社区单位、方便居民参与的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政府职能部门管辖的各种公共服务设施向社区开放。社区资源向驻区单位开放。建立驻区单位向社区居民开放设施资源的激励机制和参与社区建设的共建共享机制。建立社区服务综合热线,方便社区居民。
3. 培育社区服务品牌。对社区服务实行分行业管理和指导,培育8个特色品牌服务项目,50个社区服务定点放心单位,引进和培养10名社区服务项目“经理人”。
第二节 社区管理
提高社区行政机关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以社区为基本网格,以信息化为支撑,实现网格内各类资源共享、工作协同,构建反应灵敏、处置有方、管理高效、服务优质、保障有力的工作机制,实现社区管理网格化。
1. 强化街道办事处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按照“权随事转、人随事转、费随事转”的要求,落实社区建设的财力保障,逐步淡化街道办事处的招商引资功能。
2. 推进条块协同,提高社区综合管理效能。再造工作流程,完善行政协调机制,推进条块协同,实现资源共享。建立“边界统一、协同巡查、分类执法”的社区网格化执法机制,确保对社会事件作出应急联动反应和协同处置。
3. 健全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构建社区党组织领导、街道办事处负责、职能部门尽责、驻区单位协同、居民广泛参与的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格局。建立融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于一体,兼有社会保障功能的司法、民政、信访综合服务机制。培育专业化、社会化、规范化的人民调解工作机制。
第三节 社区自治
增强党领导下的居民自治和社区共治功能,加强对民间组织和专业社会工作队伍的培育和管理,充分调动社会各类组织和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有序推进社区民主建设,夯实构建和谐静安的社区基础。
1. 加强居委会建设,增强社区自治功能。落实居委会作为居民自治组织的自治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减轻居委会压力,充分发挥其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以及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等作用。居委会办公用房100%达标;居委会综合活动室配置率100%,达标率60%。实行居务公开,提高工作透明度,居委会直选率达到50%。
2. 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加强对社区养老、医疗、文化、教育、体育等专业服务人员的教育、培训,2007年内所有专业服务人员全部实行持证上岗。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大力引进、培养和使用有志于社区建设的优秀人才,提高社区工作专业化水平。推动义工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
3. 加强民间组织的培育和管理。对具有公益性质、服务居民的政务类、服务类民间组织,以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予以扶持。全区民间组织总量达到500家,其中公益类、中介类、服务类民间组织占到50%。发挥民间组织促进会和服务中心的作用,加强监督管理。
第八章 信息化建设
第一节 信息化应用
以推进信息化应用为支撑,加快全区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提高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1. 建设居民办事服务平台。探索政府对居民办事服务的途径和手段。加强实有人口数据库在居住、就业、救助、卫生、治安、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应用,优化为民服务流程,逐步实行居民办事“一口受理”和内部协同办理。推进政府对居民的在线服务,提高社会公众与各界对在线服务的满意度。
2. 建设企业办事服务平台。探索政府对企业办事服务的途径和手段。加强法人基础信息库在工商行政、税务、质量技术监督、劳动和社会保障、统计、环境保护、投融资、保险服务、技术认定和行业许可等方面的应用,强化在线办事服务功能,着力在申报、审批、年检、查询、咨询等方面逐步实现办事“一口受理”和内部协同办理。
3. 建设信息服务平台。梳理整合区内各类生活服务热线,建立由服务实体支撑的“静安区呼叫服务中心”。不断深化“上海静安”门户网站和专业网站建设,推进统一入口的政府网站的整合,进一步拓展网上政府信息公开和网上办事范围,行政审批事项公共服务网上实现比例达到60%。探索信息服务的有效方式,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4. 建立和完善全区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加强区内各类管理系统的整合力度。实现统一指挥协调,联合行动。提高交通运输、房屋土地、公共环境、防灾、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应急联动水平,探索紧急状态下各相关部门联合处置和协调管理的机制,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理水平。
第二节 信息资源开发
以政务信息开发利用为先导,以资源整合为重点,以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为目标,进一步推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整合共享。
1. 深化政府信息依法公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执政能力和政府公信力为重点,全面深入地实施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不断充实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拓展政府公开信息的渠道,鼓励政府公开信息的社会化开发利用。建立并不断完善考核评估、监督评议、内容审查、更新维护等长效机制。
2. 促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逐步形成集中的基础数据库与分布的专业数据库相结合的数据库体系。按照“一数一源、一源多用”的原则,逐步形成存量信息“一次采集、多次使用”和增量信息“一口采集、多条使用”的机制。基本形成政务信息采集、注册、公开、更新、共享和社会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管理责任和权利义务关系。
3. 完善基础数据库建设。加强人口、法人、宏观经济、地理空间基础数据库以及各领域专业数据库的建设和推进力度。完善实有人口基础数据库,为人口综合管理和服务提供支撑。完善法人基础数据库,为企业综合管理和服务提供支撑。完善宏观经济数据库,为经济运行分析、经济调控提供支撑。完善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提供支撑。
4. 建立政务资源目录体系。以人口、法人及地理空间三大领域的应用为切入点,逐步建立并完善核心元数据、分类体系以及部门交换服务目录和公共资源目录框架。
5. 促进信息资源的公益性开发。以多种形式丰富公益性服务信息资源。推动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和宣传等领域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主动发布公益性信息服务需求指南,择优补贴或购买各类社会机构提供的信息服务。
第三节 信息化基础设施
立足满足区域信息化保障需要,加快并完善与城区发展相适应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利用水平。
1. 推进网络普遍接入和应用发展。不断提高住宅小区、商务楼宇、宾馆及重要公共场所宽带覆盖率,推进公共信息服务设施建设,逐步推广公共多媒体终端,加快语音、视频、数据等多种业务的融合。
2. 完善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全面构筑政务内网、政务外网、Internet三网格局。完善全区核心机房建设,满足主干网络、核心交换和全区重大应用系统的需要。
3. 建设完善信息枢纽设施。以全区统一的电子政务信息交换平台为支撑,形成信息交换的核心枢纽和有效交换的运作机制,逐步建设全区统一的安全监控中心,保障电子政务运作的安全,加强安全防范。
第四节 信息化发展环境
探索并解决信息化发展中出现的体制、机制和法制问题,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信息化发展格局,发挥各部门、各领域积极性,营造良好的信息化发展环境。
1. 探索部门信息主管制度。增强优先发展信息化的紧迫感,逐步形成由信息主管和专门的信息化职能科室组成的推进模式,增强职能部门日常业务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同步推进的组织保障。加强对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逐步研究推出电子政务人才培养体系。
2. 加强信息安全工作。进一步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组织领导,不断完善信息安全工作机制,加强信息安全的管理力度,增强应急处置能力,从安全监督、安全体系等方面全方位研究安全防范的技术手段,在技术上有步骤地部署各类安全防范措施。推进重大系统安全测评工作。
3. 营造电子商务的发展环境。推进电子商务建设,努力增强静安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利用信息化手段,不断加强工商、物价等部门在电子商务监管方面的作用,探索电子商务管理和服务体系的建设。
第九章 民主法制建设与社会稳定
第一节 民主法制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扩大基层民主,不断提高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水平。
1. 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统一、公开、公平、公正的现代公共服务体制。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创新行政模式,增强行政效能。
2. 规范行政行为。建立重大决策听证、专家论证、跟踪反馈与适时调整制度,基本形成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行政决策机制和制度,确保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严格按照法定权限与法定程序实施具体行政行为,深化相对集中行政处罚工作,探索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工作。
3. 强化行政监督。加强人大、政协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完善行政监督机制与行政复议审理制度,强化审计监督。规范执法程序。主动接受公众监督。
4. 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建立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制度,探索建立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建立依法行政考核指标体系与办法。加强政府法制队伍建设,逐步做到各部门配备专职法制干部,行政管理事务较多的部门成立法制科(室),加强普法和法制宣传,积极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5. 充分发挥基层政权和群众组织作用。加强基层政权机关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与纽带作用,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和侨务政策,团结各界人士,推进和谐静安建设。
6. 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依法实现区域内法律援助全覆盖。大力发展公证、律师事务所等法律服务组织,构建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统一开放的法律服务环境。
第二节 公共安全与社会稳定
以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为目标,坚持“打防并举”方针,提高打击犯罪、治安防控能力和维护社会稳定水平。加强减灾防灾能力建设,保障双高区建设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1.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打造“平安静安″为目标,创造“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社会治安环境。拓展社会治安防控的社会化道路,提高治安防控的科技含量。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和境内外敌对势力、敌对分子的渗透颠覆分裂破坏活动。有效处置各类突发案件。完善集打击、防范、管理、建设、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2. 全面促进社会稳定。整合维护社会稳定的各种资源,建立完善“多方协作、信息灵敏、反应快速、处置有力”的区和街道两个层面联动的稳定工作网络和社会矛盾化解机制。逐步建立形成法律援助二级网络体系和多元化人民调解体系。建立政府主导、社团运作、社会各方参与的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治工作机制。提高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服务水平。
3. 提升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建立健全覆盖区域、功能完备、反应灵敏、运转协调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和覆盖所有灾种的预警、预报体系和抢险救灾体制。完善防止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事故隐患的预案和应急处置方案。建立全区统一协调指挥系统,构建市、区联网的信息管理系统和事故通报制度。完善应急设施设备和应急物资储备。组建完善各相关专业抢险队伍和志愿救助者队伍。普及防灾、救灾和自救知识,组织开展抗灾救灾综合演练。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合理、有效利用各种减灾防灾资源,提升预防控制和快速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
4. 加强国防动员。认真落实国防动员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坚持军事斗争实质性准备原则,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深化民兵队伍建设的调整改革,完善和落实后备力量快速动员机制。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
5. 创建安全生产工作新格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安全生产长效监管的工作机制。本区不发生重特大事故,一般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逐年下降,死亡人数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指标之内。高危行业事故多发状况得到有效改善。中小企业伤亡事故上升势头得到有效控制。制定全区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建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加快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第十章 精神文明建设
第一节 文明城区创建
围绕《上海市迎世博文明行动计划》,坚持以人为本和为民办实事的方针,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活动,促进各项事业全面进步,让静安人民高兴、得益、满意。
1. 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在市民中倡导礼让,讲究礼貌,注重礼仪。革除行为陋习,基本消除公共场所不文明现象并形成长效机制。“七不”规范深入人心,社会风气、公共秩序、生活环境、社会服务不断改善,市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养、法律法规常识、生活健康水平大为增强,市民整体素质显著提高。
2. 优化城区人文环境。城区国际化、信息化、市场化、法制化水平明显提升,市容环境、行业服务质量和政府管理水平达到现代化国际中心城区的水平。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楼宇)、文明社区、文明小区创建率达到90 %以上。
3. 加强城区诚信体系建设。开展诚信教育,加强政务诚信、社会诚信、商务诚信、市民个人诚信的制度建设,定期向社会公布静安诚信测评指数,树立“诚信静安”的品牌,在全区形成重信誉、守信用、讲信义的良好风尚。
4. 建立城区文明指数。参照2005版精神文明建设考评体系,探索建立城区文明指数,全面提升创建工作水平,科学反映创建工作成效。
第二节 创建特色
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网格化覆盖、社会化分工、立体化推进、个性化深入发展,创建特色工作做到项目化管理、品牌化培育。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找准新亮点,创造新载体,寻求新突破,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每年形成1~2项在全市、全国有影响的特色工作。
1. 开展志愿者活动。鼓励市民积极参与无偿献血、骨髓和器官捐献、募捐、结对帮困等公益活动,弘扬“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各类专业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2. 创建学习型社会。推进学习型机关、单位、社区的创建,把建立“终身教育服务体系”与创建学习型城区的工作有机结合,实现成人教育网、政府信息网、社区教育网“三网一体”同步发展。结合“一街一点”环境综合改造,形成各自社区的“一街多点”社会公共场所文明创建特色。开展全区性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努力实现“七建”目标,探索未成年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管理模式。初步建成“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城区 。广泛开展“迎世博学双语”活动,为世博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3. 拓展三条文明创建链。拓展文明社区、文明小区、文明楼组、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文明小区创建实行全覆盖。拓展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班组、文明岗位创建活动,文明单位创建向商务楼和“两新”组织延伸。拓展文明地铁站、文明公园、文明候车点、文明交通路口、文明示范标志区域的创建活动,每个社区建成一条文明示范街和若干示范点,扩大公共场所文明创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