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当前位置 > 静安概览?>?静安规划?>?总体规划

静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源:区科委 发稿时间 :2015-01-28 14:56 阅读次数:【推荐】 【纠错】
纠错
1.错误类:
错别字 图片显示错误页面显示错误 其他错误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Email:*
【收藏】 【字号 】 【我要打印

 

第一部分 全面推进国际静安建设

 

一、“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静安发展不平凡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静安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立足区域实际,提出并推进国际静安建设。坚持把迎博办博工作、争创全国文明城区作为推进城区科学发展的重大契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自身发展转型挑战,坚持推进制度创新,优化城区环境品质,促进民生改善,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区域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势头,城区管理水平得到提高,群众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有了提升,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进步。

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基本形成了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具有本区特色的产业体系,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区增加值比重达90%以上。经济发展的品牌化、规模化、国际化的特征更加凸显,区域经济实力快速提升。到2010年,区增加值达到174亿元,五年平均增长11.3%,区级财政收入达到66亿元,实现比“十五”期末翻一番的大跨越。万元增加值能耗始终保持全市最低,完成五年累计下降20%的目标。

提升城区功能形象。“十一五”新增商业、办公楼宇面积168万平方米,全区商业、办公楼宇总面积达到410万平方米左右。九百城市广场、恒隆二期、越洋广场、会德丰广场等一批对静安发展有长远影响的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完成静安寺交通枢纽、50万伏世博电站和万航渡路、常德路道路拓宽工程等一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五个街道全部建成市容环境达标示范街道,主要道路和景观区域基本实现市容环境常态优良。

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完善,困难群体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保障。五年累计新增就业岗位15.5万个,登记失业人数持续保持在年度控制线以下。构建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和助残服务体系,老龄工作、助残工作进入全国先进行列。科教文卫体和社会保障投入逐年递增,社会事业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五年共计拆除旧里20万平方米,为1.3万余户居民改善居住条件。实现旧住宅小区物业一体化管理全覆盖。

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强化社区(街道)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各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成达标,在全市率先建成社区生活服务中心和社区综治工作中心。探索社会组织服务管理新模式,重点培育了一批社区公益性、服务性的社会组织。积极引入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法律援助机构等社会力量,构建具有静安特色的社区大调解格局。全区刑事案件立案数位列全市最低。

深化改革创新开放。探索社区管理、城市环境管理、国资国企管理、重大项目推进等体制机制的优化调整。创造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五年累计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1150户,实到外资20.4亿美元。一批知名跨国企业先后设立了地区总部、投资性总部。静安南京路同纽约第五大道、巴黎香榭丽舍大街结为友好街区。

优化区域发展软环境。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加强区企业服务中心的建设管理,不断提高为企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专业街建设加快推进、成效初显。整合各类资源,建立各种满足商务人员需求的服务平台。深入实施《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城区综合环境和文明程度明显改善。

“十一五”时期,是静安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城区面貌发生新变化、民生保障水平有了新提高、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新突破的重要时期。回顾五年来的发展历程,基本的经验是:抢抓发展机遇,服务全市大局;强化错位发展,坚持以高取胜;创新体制机制,勇于攻坚克难;完善公共服务,优化发展环境;坚持以人为本,持续改善民生。

(二)主要矛盾和问题

     面临区位优势弱化的挑战。“十二五”时期上海将形成多极化发展格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交通网络和信息化建设快速推进,全市CBD布局发生很大的变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主体功能区的地缘优势、政策效应将会逐步释放。中心城区同构化竞争日趋激烈,差异化的发展方向有待进一步明晰,静安传统的区位优势呈现相对减弱的趋势。

面临发展方式转型的压力。静安区可供开发的资源日益减少,土地、投资等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渐减小。资源环境约束的压力十分突出。服务经济已占较高比重,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提升空间趋小。加快发展方式转型难度加大。

面临社会建设滞后的矛盾。随着大规模的城区更新改造,静安区的人口规模、结构和特点发生了新的变化,各类群体对改善民生、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有了越来越多的新期盼。同时,社会结构、社会阶层、利益群体关系发生深刻调整,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的课题。

面临城区平安建设的重任。“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严重伤害和巨大损失,对静安乃至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直接暴露出在建筑市场管理、安全生产监管等方面存在严重缺陷,也反映了在践行科学发展、坚持依法行政、强化基础管理、推进国企改革、加强干部教育监督等方面,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十二五”时期,要痛定思痛,深刻汲取教训,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把城区公共安全管理放在常抓不懈的重要位置来整体谋划和扎实推进。

(三)形势和发展环境

“十二五”是静安加快实现国际静安和现代化国际城区战略目标的重要时期,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发展动力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经济社会进入了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

从国际环境看,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面临深度调整和再平衡,新技术、新理念将带动全球产业结构新一轮变革。世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国际资本尤其是服务资本、消费品制造投资向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仍将延续。静安作为外向度较高、开放型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仍然存在。

从国内环境看,“十二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上海作为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城市的地位和功能将进一步凸显。这为静安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同时,我国在发展中长期积累的一些矛盾和问题逐步显现,外需不稳定和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区域之间、城市之间竞争更趋激烈。

从上海发展背景看,基于国家发展模式转型以及国内经济发展区域格局发生变化,上海面临率先转型的自身需求和外部压力。“十二五”上海将按照“四个率先”的要求,以“四个中心”建设为目标,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和城市发展转型。世博后续效应进入持续释放期,城市服务功能、文化交流功能、创新发展功能将大大提升,最终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作为商业商务功能特色鲜明的中心城区,“四个中心”建设的加快推进是静安聚焦产业高端环节,进一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城区综合竞争力的重大机遇。

从静安自身条件看,经过多年努力,静安经济总量快速提升,以服务经济为核心的产业结构基本成型,服务环境比较完善,智力资源较为丰富,开放程度较高,为进一步推进发展奠定了基础。展望“十二五”,静安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发展方式转型、产业能级提升、社会多元和谐、国际静安建设全面推进的发展新阶段。面对新形势、谋划新发展,既要直面“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带来的重大影响,深刻反思,汲取教训,又要运用静安多年持续发展创造的有利条件,振奋精神,共克时艰,正确处理好加快发展与保证质量、深化改革与保持稳定、建章立制与狠抓落实等关系,着力解决在推进科学发展中一些基础性、深层次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推动国际静安建设不断取得新成绩。

二、“十二五”发展阶段特征

经济建设进入稳健增长期。静安的经济总量已积累较大规模,高基数加大了持续高增长的难度。前期支撑静安高速增长的土地、投资等因素开始弱化。“十二五”时期,由于国际金融危机深层影响和城市发展多中心格局的双重挑战,静安将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经济增长期。

城区功能进入优化提升期。上海加快推进“四个中心”建设,为进一步提升静安现代服务业的服务功能带来了重要机遇。静安要努力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城区管理体制,促进政府、市场、社会的良性互动,保障全社会参与城区建设和管理,提高城区管理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城区综合服务功能。

社会发展进入协调推进期。持续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更加突出。“十二五”期间,必须在经济保持健康平稳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城区公共安全,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进一步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社会事业水平,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十二五”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紧紧围绕上海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大局,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以维护社会和谐安全稳定为基础,立足制度创新引领转型,依靠产业升级促进转型,坚持改善民生推动转型,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按照“高起点、开放型、国际化”的发展思路,坚持双高战略,打造国际静安,扎实推进现代化国际城区建设。

(二)基本要求

坚持发展为先,确保区域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推进国际静安建设的首要任务。要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站在全市、全国乃至国际发展的大背景下,用更加开放和包容的视野审视静安的发展,坚持错位竞争、以高取胜,因地制宜调整区域产业发展重点,进一步优化现代服务业产业结构,不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坚持民生为本,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民生需求。把改善民生作为转型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生活、工作在静安的人民群众享受安居乐业的生活,是推进国际静安建设的根本目的。要高度关注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健全社会动员机制,花大力气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发展成果更加广泛、更加均衡地惠及人民群众。

坚持平安为重,为科学发展创造和谐安全稳定的环境。安全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要从全局的角度衡量利弊,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得失,坚持依法治区方针,认真落实维护社会稳定、强化城区运行安全和生产安全保障等各项工作,不断提高应急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努力确保区域和谐安全稳定。

坚持创新为要,为静安转型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创新是促进区域发展的不竭动力,是静安站在高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创新贯穿于静安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围绕市容环境管理、行政执法联动、社会综合治理、街道管理体制机制、国资国企改革等领域,更新发展理念,加大改革力度,着力推进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着力提高静安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坚持文化为魂,努力增强城区发展软实力。文化是城市的气质、风骨和灵魂,是城市形象的综合体现。要进一步树立文化立区的理念,坚持传承历史文脉和营造时代特色相结合,积极培育静安精神,精心塑造城区品牌,多角度、多层次地推进文化建设,保持发展的生机和活力,不断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力。

四、“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根据市委、市政府对中心城区的发展要求,综合考虑静安区发展环境、阶段特征和基础条件,“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扎实推进现代化国际城区建设,努力形成繁荣繁华、功能完善的国际商务港,管理有序、安全稳定的平安城区,服务优质、共建共享的和谐城区,海纳百川、经典时尚的文化城区,环境优美、崇尚美德的文明城区。

具体目标是:

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着力提升服务经济发展能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新的突破,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区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8%左右,完成市政府下达的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目标。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各类多样化、多层次的民生需求不断得到满足。切实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全市先进水平,力争五年累计新增就业岗位10万个,新增保障性住房受益家庭3000户。

社会环境更加和谐稳定。加大城区公共安全管理力度,努力争创平安城区。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加强,社区基层自治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依法治区扎实推进,社会利益协调机制更加健全。

城区综合服务功能更趋完善。楼宇经济的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至2015年末,全区商业商务楼宇总面积达到500万平方米左右。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城区环境更趋优良,全区街道市容环境建设保持全市领先水平。

信息化应用成效稳步提高。紧紧抓住上海加快建设“智慧城市”的机遇,大力推进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化,提升城区智能化水平。继续推进无线城区建设,逐步实现主要公共场所无线局域网服务的全覆盖。区域信息化整体水平处于上海中心城区领先地位。

文化品位和环境品质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布局进一步优化,文化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环境质量达到国家相应功能区标准,形成静安品牌特色绿化。城区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不断提升。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转变政府职能取得新进展,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基本建成符合发展需要、具有静安特色的国际人才高地。继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海关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5%左右,开放型经济水平和城区国际化程度取得新的进展。

展望到2020年,静安区将以世界的眼光,开阔的胸怀,务实的精神,不懈的奋斗,全面完成国际静安建设的各项任务,为上海基本建成“四个中心”作出应有的贡献。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取得更大进步,成为经济实力雄厚、产业优势明显、城区功能健全、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友好、国际交往频繁、文化氛围浓郁、人民生活比较富裕的现代化国际城区。

“十二五”时期静安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

分类

序号

指标

单位

属性

2015目标





1

区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

%

预期性

8

2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区GDP比重

%

预期性

95

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率

%

预期性

8

4

商品销售总额年均增长率

%

预期性

10

5

海关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率

%

预期性

5

6

商业商务楼宇总面积

万平方米

预期性

500

7

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率

%

约束性

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




8

公众安全感

%

预期性

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9

特种作业及高危行业从业人员执证上岗率

%

约束性

100

10

累计亿元GDP生产安全死亡下降率

%

预期性

36

11

刑事案件万人发案率

%

预期性

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12

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率

%

约束性

100

13

食品抽检合格率

%

预期性

95




14

常住人口总数

万人

预期性

24左右

15

公共财政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

%

预期性

70以上

16

累计旧里改造面积

万平方米

预期性

20左右

17

累计新增保障性住房受益家庭数

预期性

3000

18

累计新增就业岗位数

万个

预期性

10

19

登记失业人数

约束性

年度控制线以下

20

户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

预期性

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21

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

预期性

15

22

享受社会化养老服务人数占户籍老龄人口比例

%

约束性

10

23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

平方米

预期性

0.85

24

参与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占全区社会组织比重

%

预期性

50




25

人均公共文化设施面积

平方米

预期性

0.51

26

公共图书馆总藏量

万册、件

预期性

100

27

物质文化遗产定期维护、保存完好率

%

约束性

100

28

年均文化时尚艺术表演场所演艺场次

预期性

2500

29

文化创意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率

%

预期性

10

30

累计现代戏剧谷扶持原创剧目数

预期性

20




31

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常住人口比例

%

预期性

15

32

全民法制宣传教育的普及率

%

预期性

95

33

互联网用户普及率

%

预期性

85

34

绿化覆盖率

%

预期性

20.85

35

主要道路保洁率

%

约束性

100

36

封闭式小区生活垃圾分类率

%

约束性

100

37

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指数达到和优于二级的天数比例

%

预期性

90以上

第二部分  加快形成国际商务港 

主动对接上海“四个中心”发展战略,以国际金融服务和国际商务服务为核心,以国际商业购物和时尚创意为支撑,加速提升现代服务业集聚度和发展能级,国际服务业主体高度集聚,产业集群融合发展,加快形成繁荣繁华、功能完善的国际商务港。

一、提升产业发展能级

坚持在发展中引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建立与上海“四个中心”功能相适应、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新型产业体系。立足区域特点,依托高品质的商业商务楼宇载体,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业、专业服务业、金融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房地产业等重点产业,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和辐射力。

扩大发展商贸流通业。对接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以打造静安南京路国际商街为重点,继续拓展总部经济,重点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各类功能性总部集聚。加大国际知名品牌的旗舰店、体验店、主题购物店的引进力度,完善商业业态和购物环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发展服务贸易,促进货物贸易转型升级。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网络交易、电子消费等新型贸易方式和消费模式。巩固和发展老字号,加强自主品牌的培育。加强商文旅联动,扩大品牌影响力,使静安成为高端商业品牌荟萃、新型商业业态集聚、特色消费产品丰富的上海时尚购物的重点地区。

提升发展专业服务业。以重点功能区开发建设为抓手,依托高端专业服务业的集群优势和“四个中心”建设带来的市场需求,完善高端服务功能,增强产业辐射力。继续大力引进全球行业品牌,培育国内行业领军企业。注重引导生产性服务业上下游之间的产业链接,提升服务业行业、企业之间的关联度和协作性。积极促进区服务外包的规模化、特色化发展。巩固法律服务、会计审计、投资管理与咨询服务业等行业的领先优势,积极培育评级、策划、信息服务等行业的潜在优势,加速形成成熟的专业服务市场,努力使静安成为上海高端服务业集群发展的地区之一。

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对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实施区域差异化发展战略。继续保持证券业的规模优势,着力引进私募股权基金、财务公司、外地券商总部、期货公司总部、大型金融公司或金融控股集团的功能性总部,重点发展消费金融、私人银行、财富管理机构、房地产信托基金等新兴金融业及金融传媒机构,努力实现金融服务业的多样化发展格局。

突破发展文化创意业。顺应国内市场消费需求和城市经济转型的要求,推进时尚设计展示、传媒广告、戏剧娱乐等行业取得新突破,支持文化创意产业与会展、宾馆、旅游等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和衍生产业发展。以市、区共建“静安时尚创意示范区”为契机,推动高端时尚品牌研发、设计和展示,实现时尚创意产业内涵式、集群化发展。抓住国内文化传媒创新改革机遇,依托大中里商圈、威海路文化传媒街、103号街坊等载体建设,整合利用区域内优势资源,加快集聚影视传媒、广告、动漫、软件等行业企业。以现代戏剧谷建设为核心,整合各类文化演艺资源,积极培育和壮大演艺中介服务机构,扩大戏剧娱乐产业发展规模。加强资源整合和产业联动,大力提升会展业的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水平。

协调发展房地产业。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继续发挥房地产市场调整城市功能布局的重要作用,科学规划商业商务楼宇和住宅建设的配置比例,形成两者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完善土地开发利用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的模式,优先支持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改善城区环境的房地产项目。延伸房地产服务,促进房地产中介、经纪、评估等行业发展。规范存量房交易市场和租赁市场。加强市场交易行为监管,保持房地产业健康平稳发展。

二、完善区域空间布局

全力落实“一街五区、南改北建”的城区总体规划,重点聚焦商业、商务、文化与居住功能的合理配比关系与等级体系架构,更加突出南部地区与北部地区的协同互动发展。

深化核心功能区建设。进一步完善静安南京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功能布局和产业规划,结合轨道交通建设和沿线重点项目开发,加快区域功能整体提升。进一步增强梅泰恒“金三角”地区的整体环境与服务品质,强化与巩固上海高端品牌消费和商务办公标志性地区的地位。加强商文旅融合发展,高质量打造静安寺地区“金五星”商圈,使之成为上海最具文化内涵的特色商业商务圈之一。依托大中里、49号街坊、轨道交通1213号线南京西路站等项目的规划和建设,将石门路地区打造成集商业、办公、文化休闲为一体的新型综合区。

协调推进南改北建。坚持“拆、改、留、建、管”并举,积极探索北部旧区改造和南部城区更新的新模式与新路径。北部地区着眼于南京西路商业商务轴的功能延展和都市生活居住,形成苏州河滨河地区、中部创意产业展示区和曹家渡地区三大组团。加快推进静安苏州河滨河地区建设,推动商业商务、文化、人居复合发展,着力打造人本化、生态型商业商务示范区域。扎实推进静安中、北部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打造凸显都市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和生活服务区。深入推进曹家渡地区规划落地,加快打造曹家渡休闲商务生活区。南部地区继续实施旧小区综合整治,加强老建筑保留保护,有序实施保护性建筑的功能置换,加快历史风貌街区的功能提升。

加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进一步推进静安寺地区商业商务楼宇、地铁站点、公交枢纽地下空间连通,完善区域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结合大中里项目、轨道交通1213号线南京西路站点建设以及石门一路、二路道路拓宽,实现地下空间的完整开发利用。倡导设施与空间的复合化利用模式,在提高城区环境品质的同时,增加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结合73号街坊、苏州河滨河地区建设,挖掘岸线资源潜能,完善苏州河沿线景观。

三、打造低碳商业商务实践区

坚持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发展理念,以经济发展低碳化、城区建设绿色化、人居环境生态化、节能意识社会化为导向,深入推进区域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低碳商业商务实践区。万元增加值能耗水平继续保持全市领先水平。

加快低碳产业培育。大力发展节能服务业,吸引国内外碳金融服务机构、低碳研发机构以及节能减排评估认证、咨询和技术服务等专业化节能服务机构入驻,促进技术研发、高端人才、市场化服务等产业要素集聚,提供诊断、融资、改造、运行管理等综合配套服务。积极推进公共建筑能源审计和节能改造,优先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方式,购买专业化节能服务。加强与专业机构合作,在新建建筑和节能改造项目中全面推广节能低碳技术和高效节能环保产品。

强化绿色建筑引领。鼓励执行新建建筑节能65%的标准,建设一批符合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示范建筑。以商业商务楼宇为重点,加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推广应用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和太阳能光热系统、地源热泵、新型安全墙体保温材料、光伏发电、雨水收集和中水利用等节能、节材、节水技术。搭建楼宇能耗“在线实时计量监测”平台,逐步实现对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的动态监测和实时监控。进一步强化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测评等建筑用能管理。

加速节能理念推广。大力普及全社会节能意识和低碳理念。推动公共机构全面实施节能绿色采购制度,强化日常节能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设备能耗和办公消耗。推动企业建立完善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增强企业节能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加强能源管理,推进节能改造。倡导市民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广泛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进一步增强全民资源忧患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逐步形成低碳环保、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优化发展综合环境

夯实产业发展载体基础,增强基础设施保障。提升创意创新能力,着力培育经济增长点。发挥区域综合优势,完善服务配套。加快形成要素资源优质、基础设施完善、政府与社会服务卓越的产业发展环境。

加快推进载体建设。加快商业商务载体建设,进一步拓展楼宇经济发展空间。完成协和二期(北块)、南京西路1788号街坊、嘉里中心二期、静安寺交通枢纽(商办部分)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大中里项目、协和二期(南块)建设,打造总部经济和高端服务业集聚空间。着力推进苏州河滨河地区中央广场、60号街坊等项目建设,加快中、北部地区103号街坊等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和南部历史风貌区保护性开发,为产业发展提供新的配套空间。“十二五”期间,力争实现新增商业、办公载体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星级宾馆床位数达到11000张。积极推进楼宇二次开发,提升存量资源服务功能。

完善基础设施服务。加快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和运行效率。结合管网改造和环境整治,完善各级道路之间的级配。配合轨道交通建设进度,实施石门一路、二路道路拓宽工程。完成轨道交通1213号线南京西路站点建设。完善公交站点、出租车停靠点和自行车停放点等公交配套设施建设。优化供电网络。结合道路景观整治,实施架空线路入地。扎实推进区域内公共标志标识的标准化和双语化。

提升集成创新能力。围绕“科技提升商业价值,科技提高生活品质,科技重塑城市生态”三大领域,扩大世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着重培育经济增长点。完善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研发和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新增科技小巨人企业、技术先进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意创新型企业50家以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的行政和司法保护机制,营造有利于知识型服务业生长的法律环境。支持企业申报国际专利。聚焦科技创新载体的环境建设和功能提升,积极引进科技金融、科技贸易、电子商务、物联网技术应用等科技型服务业,推动服务业向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升级。

优化公共服务环境。以整合资源为基础,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水平,不断改善城区发展软环境。健全政府与企业交流沟通的长效机制,切实提升政府服务企业效能。深入推进并联审批工作,深化区企业服务中心建设,努力将静安打造成为上海“行政透明度最高、行政效率最高、行政收费最少”建设的示范区之一。积极培育服务名牌,实现服务名牌集聚发展。关注白领群体多元化需求,完善楼宇服务联盟工作机制,加强“白领驿家”等服务载体建设,推广楼宇服务站立体服务模式。深化白领午餐、白领学堂、白领交友等工作,探索服务白领的实事项目、凝聚白领的特色活动、引领白领的公益活动,进一步提高服务白领群体的能力。

拓展专业街服务功能。聚焦威海路文化传媒街、吴江路休闲街、巨鹿路欧洲风情休闲街、“梅泰恒”后街、陕西北路老字号特色街和铜仁路餐饮休闲街等6条专业街,加快推进静安南京路周边地区主题街区功能置换和产业升级,调整完善专业街建设发展的功能定位和服务品牌,形成与静安南京路国际商街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各具特色、功能互补的专业街建设总体格局。

五、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增强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加快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格局,在融入全国、服务全国中加快自身的发展。

提高对外开放和合作交流水平。利用国际服务业流动和国家实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的有利契机,提高经济的开放度和国际化水平。加大产业链高端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年均实到外资总额1.5亿美元。积极争取国际组织在静安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鼓励和支持区域内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高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能力,海关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5 %左右。继续深化与国际著名商街的交流合作。积极开展国内合作交流,全面完成新疆、西藏、三峡等对口地区的支援任务。做好与郊区的结对帮扶工作。

增强区属国企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坚持“市场、国有、区属、民生”定位,促进国企发展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提升国资国企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和贡献度,经营性国有资产年均保值增值率达到105%以上。以健全和落实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为抓手,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区属国有企业的关系,加强区属国有企业规范化管理。推进国资国企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努力解决区属国企同构化、同质化问题。统筹集团公司和上市公司的资源配置,发挥上市公司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融资平台作用。完善国资监管体系,进一步扩大国资监管覆盖面,加强综合监督和风险防范。

积极培育引导民营企业发展。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落实国家及上海市有关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政策,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进入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未禁止的领域。改善民营企业的组合结构和综合素质,积极促进符合本区产业导向和中心城区特质特点的民营经济发展。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进一步释放民营经济活力,广泛吸收民间投资。积极引进知名民营企业总部机构。推进民营企业与外资、国有企业多样性的商务合作,提升静安民营经济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第三部分  努力建设平安城区

 

全面、深刻反思“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教训,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切实加强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维护社会和谐安定,努力建设管理有序、安全稳定的平安城区。

一、强化城市公共安全管理

把加强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摆在突出位置,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管、部门协同、分级负责”的管理责任体系,强化组织领导,完善运行机制,严格执法监督,健全预案体系,落实保障制度,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置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公共安全事件。

建立健全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立足于预防和应对社会治安、生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公共卫生、食品安全、灾害事故等影响居民群众安危的公共安全事件,加强日常执法监督和安全监管,加大工地、市场、老式居民住宅、地下空间等重点领域和人群密集场所安全隐患和漏洞的排查、整改力度,促进公共安全和生产安全监管的经常化、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坚持预防为主原则,加大公共安全设施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搞好培训和预案演练,健全综合管理和应急处置机制,全面提升抗风险能力。

夯实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基础。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把涉及公共安全的人、地、物、事、情纳入网格管理,建立专业行政执法力量、辅助联动力量和社会公众参与的问题发现、处置、监督、检查、反馈机制,逐步实现公共安全管理的“网格化”和“精细化”,把各种公共安全问题和隐患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深入推进建设监管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高建设工程管理领域科学化、精细化和法治化水平。开展城市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知识宣传教育,大力普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和技能,提高公众综合安全意识和综合安全技能。

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以公安机关为骨干、群防群治力量为依托,社会面、社区和单位防范为基础,以案件多发的人群、区域、行业、时段为重点,形成“点、线、面”结合,“人、技、物”结合,“专群”结合的社会治安防范体系。完善由街面防控网、社区防范网、单位内部防控网、视频监控网、区域协作网、虚拟社会防控网等“六张网”组成的社会治安防控网,整体提升治安防控水平。加强实有人口、实有房屋长效管理。坚持政府主导推动、社团自主运作、社会多方参与的总体思路,不断深化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十二五”期间,力争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和公众安全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加大生产安全监管力度。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总体思路,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治理和宣传教育行动,减少控制一般生产安全事故,遏止有严重社会影响的重特大事故,生产安全事故控制在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内。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综合协调、联合执法、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的监督,依法查处生产安全事故。进一步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加强建筑施工、职业卫生、危险化学品、闲置厂房、地下空间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培训的组织指导和监督检查。全面推进质量安全准入制度,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监管,保障群众健康安全。

全面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大力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加大法律法规执行力,完善城市消防管理。综合评估区域内消防道路、消防水源、建筑火灾等级、消防设施建设、消防装备配备等,优化城市消防规划。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加强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公共娱乐、易燃易爆等重点场所的消防安全监管,排查整治重大火灾隐患。综合治理部分小区消防安全环境差、消防设施先天不足的问题,推动老式建筑消防设施的建设改造。大力推进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推进消防宣传和培训。加强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恒丰消防站建设,提升消防装备现代化水平。

二、确保城区安全平稳运行

坚持以人为本、管建并举、管理为重、安全为先,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巩固发展迎博、办博积累的成果和经验,加强依法和长效管理,提升城区运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健全社会管理扁平化模式。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转变社会管理理念,合理扩大管理幅度,科学减少管理环节,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统筹整合区域资源,切实提高工作效能,不断健全“快速反应、便捷操作、高效运行”的社会管理扁平化模式。聚焦城市环境、市场秩序、公共安全等重点领域,进一步优化行政执法流程,创新行政执法方式,完善执法事项及时发现、快速处理和全面监督等机制。健全执法联动联席会议制度,在加强行政执法机关专业执法基础上,整合执法资源,实施执法联动,强化执法监督,形成分工明确、责任到位、优势互补、高效协同的执法联动机制。

强化城区运行维护和管理。围绕城区基础设施安全运行、建筑市场规范管理和优化城区市容面貌等方面,构筑“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管理网络,切实保障城区运行协调有序。落实基础设施运营维护的资金保障,加强对城区维护项目的监督指导和考核检查,促进条块联动和系统维护,全面提高并充分发挥城区基础设施的整体效益。进一步推进政企分开改革,着力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严格建设工程承发包管理,规范招投标活动,切实加强建设工程和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继续开展对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行为的专项治理,加强对区域内交通拥堵结点的疏导管理,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畅通。

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完善全区突发事件和公共危机的应急工作机制,健全由区级总体预案、重点专项预案、生产经营单位预案及街道预案组成的预案体系。组织开展针对各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活动的专业演练、专项演练和综合性演练,增强各类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建立健全以应急救援指挥平台为核心,以公安、消防部队等为依托,以各专业、专职和社会化应急救援队伍为补充,以应急救援专家为智囊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体系,重点增强对高层建筑防火、公共场所突发事件的防范、救援能力。提高应急通信、应急物资储备、紧急运输、医疗救助等应急保障能力。落实社区安全防控,提高群众自我防护能力。

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融合式发展的路子。持续增强全民的国防观念,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提升民兵建设质量,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完善和规范“具有特色、专业性强、精干高效”的后备力量建设方法,坚持提升核心军事能力建设,着力提升抢险救灾、应急救援、处突维稳、参与重大工程建设等任务的能力。进一步拓宽国民教育和人才资源的渠道,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强化国防观念。大力推进“双拥”共建工作,再创“全国双拥共建模范城区”。

三、全面提升平安创建工作水平

深入推进新一轮平安创建活动,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推行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和评估制度,健全社情民意收集研判和矛盾纠纷排查预警机制,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

扎实推进平安建设。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和易引发治安问题的社会管理问题,在达标考核的基础上,每年确保80%以上社区(街道)建成“平安社区”。深化社区综治工作中心建设,完善细化工作机制,提高综治工作中心协调联动相关条块的枢纽平台功能。加强居民区综治站规范化建设,强化对公安、司法、房管、物业等力量的整合,将治安防范、调解、信访、法治宣传等工作延伸到居民区的每个角落。进一步延伸基层公共安全管理的触角,探索和逐步推广在居民楼组和商务楼宇建立综治工作点。

加强社会矛盾源头防控。按照“关口前移、源头治理、预防为主”的原则,严格落实执行重大事项、重大决策、重点建设和改造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估制度,完善评估指标体系,使之成为政策制定和项目审批的必备环节。引入第三方风险评估评级,制定应对策略和预案,积极引导社会公众心理预期,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稳定风险。建立社情民意搜集机制和源头排摸发现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及时做好群体性矛盾的预防和化解工作。

拓宽民意反映渠道。创新群众工作方法,搭建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进一步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健全诉求表达机制。坚持领导干部联系基层、接访、下访、调研等制度,及时准确把握民意,积极主动回应民意。健全市民群众参与重大公共政策制定、实施、评估、监督制度,对涉及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的重大事项,通过一定程序和形式听取广大市民群众意见,确保有效兼顾各方利益。落实信访稳定工作领导责任制,完善信访初次受理、信访代理、律师等第三方参与、信访事项终结等信访长效工作机制。畅通基层信访渠道,规范信访秩序,加强信访督查,有效防止信访矛盾积聚。

完善多元化矛盾化解机制。努力建立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依托社区综治工作中心,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有效衔接,不断发展“一个平台,三位一体,多方协同”的社区大调解格局。推动调解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社会化发展,鼓励律师作为第三方参与疑难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动员和引导更多社会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矛盾纠纷的调处。深入推进委托人民调解工作,加强交通事故、房地产物业纠纷、劳动争议、医患纠纷等领域的专业性、行业性调解工作。加大法律援助和司法援助力度,引导群众有序合理表达利益诉求。  

第四部分积极构建和谐城区

 

以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为根本目的,把社会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有效整合资源,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健全社会保障措施,加强社区基层建设,积极构建服务优质、共建共享的和谐城区。

一、均衡优质发展社会事业

强化政府对社会事业的责任意识,保障对社会事业的基本投入。深化落实社会事业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激发社会事业发展活力。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高社会事业发展水平。

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全面贯彻实施国家和上海市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打造素质教育最佳实践区。坚持面向现代化的基础教育发展战略,加强综合素质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扎实推进素质教育项目,创新教育管理体制,提升教育教学效能,率先形成区域课程教学改革新体系和适应未来发展的教育新模式。扩大普及性教育覆盖面,完善机制、整合资源,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有机渗透。全区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指导服务、3-6岁儿童入园率、义务教育完成率、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高中阶段入学率等达到全市领先水平。各级各类教育优质发展,基本实现幼儿教育精品化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特色发展和市民教育多元化发展。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多模式、广覆盖的学习型组织创建格局。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对接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基本形成结构合理、功能齐全、运行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面完成健康城区建设各项指标任务,居民平均期望寿命、千人医院床位数等指标保持全市领先。深入推进以三级医院为依托、区中心医院为平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的新型城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和引导多元办医格局。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点质量建设。落实居民健康服务责任制,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5%以上。完善医疗资源布局,确保区老年医院、区公共卫生中心等新建项目按期投入使用。大力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巩固国家卫生城区创建成果。

促进科技改善民生。进一步发挥科技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改善城区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全社会参与为模式,建设具有示范意义的科技创新最佳实践区。围绕低碳经济、节能环保、公共管理、社会事业等领域,加大科技创新支撑力度。衔接“后世博”效应,推广应用世界城市发展中的新技术、新产品、新理念,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提升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营造居民、社区、企业、学校、政府共同参与、多方推进的创新氛围,将形式多样的科技展览、科普教育、创新创意大赛与居民文化生活、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职业培训等紧密结合。

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体制框架,提高体育公共产品及服务供给能力。以全民健身活动月、全民健身节、社区健身大会等活动为平台,举办各类群众体育比赛和活动。建立市民体质健康档案和体质数据库,提高全民健身科学水平。合理规划和布局公共体育设施,因地制宜地增加全民健身活动的场馆和设施,力争到“十二五”期末,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0.85平方米。同步提高体育场馆科学管理水平,增加学校体育场地开放面积和时间,加大区属体育场馆免费或优惠开放力度。办好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举办具有静安特色的精品赛事,推动区域体育产业的发展。

完善人口综合管理和服务。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保持适度人口规模。至2015年,静安区常住人口总量预期在24万人左右。户籍人口计划生育率保持在99%以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率控制在85%以上。加强区域人口变化的综合评估,动态协调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加大优生促进工程建设,常态开展孕前检测服务,提升服务覆盖率。深度推进生育关怀行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不断满足静安区的社区居民、工作人群在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方面多元化的需求。

二、提高社会民生保障水平

积极落实各项民生保障措施,加大为民办实事力度,建立健全保基本、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全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坚持政府主导,完善以增加就业岗位和控制失业为主要内容的政府责任体系,“十二五”期间,力争每年新增就业岗位不低于2万个,登记失业人数在年度控制线以下。大力开发社区服务类创业和就业岗位,深入推进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努力实现就业困难人员安置率100%,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每年帮助成功创业300人。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职业培训体系,加强就业与再就业的知识与技能培训,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以区域性、行业性工资协商为重点,引导企业真正建立起由劳资双方共同参与的职工工资协商共决机制、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进一步扩大集体合同签订率,提高一线职工、低收入职工收入水平。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覆盖多层次需求,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社会保障格局,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政策性救助与社会化帮困、综合帮扶相结合的社会救助帮困工作机制,社会救助覆盖率实现100%。充分发挥区社会救助“一口上下”信息系统平台的作用,实现救助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最优化。完善核贫指标体系,探索建立“支出型”贫困救助机制、低保边缘群体预警机制和特困群体托底机制。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等关联因素的联动机制。创新慈善理念,拓展慈善公益项目,着力打造慈善品牌项目,形成与静安经济社会特点相适应的慈善事业发展模式。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供应和管理体系,加快改善居民群众的居住条件。统筹协调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公共租赁房的平衡发展,不断提高廉租住房实物配租比例。采取收购、新建、配建和改建等多种途径,加快推进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动迁安置房的筹措和建设。全面推行旧区改造新机制,力争“十二五”期间完成20万平方米旧里改造。加强物业服务行业规范管理,深入推进旧住宅小区物业一体化长效管理、常态运作,同步提高商品住宅物业服务水平。按照房屋安全防范管理要求,从解决居民群众“急、难、愁”问题的需求出发,制订房屋综合整治修缮计划,分级、分类、分批开展房屋与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探索旧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试点工作。  

加大为老服务力度。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健全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适应老龄化进程的养老助老模式,努力使老年人的社会福利和优待措施居于全市前列。进一步发挥“乐龄家园”敬老为老作用,逐步完善老年人就医、康复、护理、学习等服务体系。根据老年人的不同需求推出多层次、菜单化服务,丰富居家养老服务内容。整合社区为老服务资源,提升居家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完善养老床位布局,建设一所示范型、标志型的区级养老护理机构,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各类养老机构。积极开展老年文化体育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完成老干部活动中心建设。                                                                                                                                                                                                                                                       

关爱重点群体生活。加强面向特殊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完善维权应答和调处机制。提升静安阳光家园的综合服务功能和品牌辐射效应,提高和改善残疾人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深入推进残疾人康复服务,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切实做好残疾人教育就业等工作,使就业年龄段有就业愿望且具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率达到95%以上。巩固和深化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完善优抚对象临时困难补助、生活照料等机制,深化退役士兵市场化就业,提升军休干部服务水平。创造条件使来沪务工人员更好地融入城区发展,扩大来沪农民工综合保险覆盖面,逐步解决农民工及其同住子女在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完善价格监测预警,加强市场价格行为监管,重点维护粮、油、肉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价格秩序。

三、完善现代社区治理结构

坚持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推进基层自治和社区共治,有效整合、统筹利用公共服务资源,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公共服务需求,使社区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民主自治、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强化街道管理统筹平台。深入推进街道管理机制调整优化。完善职能部门与街道工作协作流程,推动基层管理和服务力量整合联动,形成权责一致、条块结合、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强化街道组织公共服务、实施综合管理、监督专业管理、协调社区资源、指导自治组织、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着力完善街道部室运作机制和条块协同机制,将街道工作更加聚焦到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上来。

推进基层民主自治。坚持党的领导、居民自治与依法办事相结合,构建以居民区党组织为核心、居委会为主体、楼组为基础、其它各种力量为支撑的居民区工作体系。推进居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居委会换届选举直选率达到100%,居民区党组织全部实行公推直选。开展居委会民主自治家园建设,健全居民区重大事项听证制度,建立居民区对政府工作绩效评议制度,切实提高居民群众对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知晓率、参与率与满意率。完善居委会组织网络,实现居委会功能的拓展与延伸。完善选拔、考核、管理机制,切实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示范街道、示范居委会创建活动,努力争创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

增强社区公共服务能力。加强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生活服务中心、社区综治工作中心等“五个中心”建设,拓展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效能,优化网络布局,构筑高效服务、规范管理的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切实把政务服务、公益服务、便民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开展社区服务标准化模块体系建设和评价评估工作,创建社区服务标准化示范点。大力推进“便捷生活服务圈”建设,基本形成网点布局合理、功能配套较全、群众受益较广的现代都市型社区商业体系。结合区情实际,形成多渠道多方式的副食品供应保障体系。鼓励民间力量和资本参与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和运营。

四、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进一步健全枢纽型管理模式,完善培育和扶持政策,加强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基本形成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社会组织发展新格局。

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加快“政社分开、管办分离”推进步伐,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按照社会化、专业化的要求,积极发展群众性、公益性、服务型社会组织,全区社会组织每万人拥有数达到14个左右。加大社会组织品牌创建力度,积极培育和引进社会组织领军人物,培育专业社区服务组织1家,形成社区服务诚信品牌5个。孵化一批专业社会组织,在养老助残、教育培训、社区服务、医疗卫生、文化娱乐、法律援助等领域探索发展家庭服务业。推进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整合社会组织资源与社区建设资源互动发展机制,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为广泛的优质服务。

完善社会组织扶持政策。落实优惠政策,制定配套措施,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公益民生服务。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将政府购买服务列入财政预算。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公共服务、协助政府管理、反映利益诉求、动员社会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搭建社会组织与外界广泛交流合作的平台。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民办非企业单位。探索设立社会组织发展基金。

健全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1+5+X”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模式,更好地发挥枢纽型组织在社会组织管理、发展和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枢纽型组织开展调查研究、指导协调、交流合作、提供培训和反映诉求的功能。通过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群众组织的骨干作用,整合资源、提升效能,积极构建、确认和优化一批枢纽型社会组织,完善社会组织自治自律的运作机制。完善社会组织信用等级评估机制,引导社会组织主动加强公信力、诚信度管理,提高社会组织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第五部分  着力打造文化城区

 

以营造浓厚文化氛围,提升城区文化软实力为目标,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历史文化保护体系和文化产业培育体系为重点,文化助力经济、文化润泽民生、文化彰显文明,着力打造海纳百川、经典时尚的文化城区。

一、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满足静安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力争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水平、公共文化活动参与率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

增强城区文化凝聚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积极创新与现代生活方式相适应的活动载体和方式。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举办各类民俗节庆文化活动、“文化遗产日”等系列活动,增强不同群体的文化认同。积极倡导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团体等开展文化建设,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进取精神。广泛开展国内外文化交流,积极推动沪港台文化合作。提升区域文化活力,使静安成为上海市国内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创新公共文化运行机制。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推进文化发展的整体合力。按照“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便民性”的原则,强化政府对公共文化的指导、服务职能。建立健全稳定的公共文化投入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稳妥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工作。推动民间文化社团、文化民非企业等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活动。形成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适应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运行机制。

优化公共文化基础建设。完善区域文化空间形态,加快完成“一圈、一街、一谷、五片”的文化空间总体布局,即十分钟公共文化圈,陕西北路名人名居街,“现代戏剧谷”剧场群,雕塑公园生态文化片区、张园休闲文化片区、静安寺商旅文化片区、威海路传媒文化片区、800秀时尚文化片区。进一步优化、整合区域公共文化场馆资源,完善以区级公共文化阵地为龙头,五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图书馆、名人名居和文化街区为主体,居委会活动室为基础,兼容区域内市属文化资源的覆盖全区的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网点。结合区文化馆改建,建设市民文化艺术中心。推进区少儿图书馆的恢复重建项目。建立区数字图书馆,与上海图书馆和社区、居委会图书馆形成便捷、联动的数字服务网络。至2015年,人均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0.51平方米。

二、构建历史文化保护体系

挖掘整合区域内历史人文资源,坚持商业文化、建筑文化、品牌文化、环境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加强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努力形成经典与时尚交相辉映的文化特色。

深化文物保护基础工作。完善落实各项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力争物质文化遗产定期维护、保存完好率达到100%。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逐步完善我区文物保护的结构层次。做好文物档案收集整理建档和专题保护方案。探索旧区改造、整治利用、风貌保护和功能置换的有机结合。挖掘、采录、保护、展示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口述静安”文化遗存抢救工程。高质量完成《静安区志(1993-2010)》编撰工作。

加强历史文化载体建设。保护性修缮和开放安义路毛泽东寓所、淞浦特委等文物单位及名人名居,形成以中共二大纪念馆为主、统辖现有区属四大纪念馆的管理机制。探索社会资金建设小型专题博物馆,筹建艺术主题馆(或区博物馆)。推进区数字档案馆建设。结合综合整治,有计划地对静安优秀历史建筑进行修缮,建立档案资料和巡视制度。加强对南京西路、愚园路(静安区段)、衡山路—复兴路历史风貌保护区(静安区段)的保护管理。

传承发展历史文化品牌。坚持历史文化品牌的传承,开展“静安城市文化印记”之旅。通过静安(网上)文化博物馆建设和商文旅联动模式,加大区域历史文化的宣传和推介力度,助推特色历史文化品牌。深入挖掘陕西北路名人名居街特色与资源,逐步形成具有较强影响力和辐射力的静安文化名片。继续打造“映像张园”文化片区,丰富市民公共文化生活。整合静安寺地区商文旅资源,为商业商务发展注入文化内涵。加强中小学人类文化遗产知识普及,提升市民的文化认同感。

三、打造文化产业培育体系

贯彻落实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逐渐形成推进城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机制,培育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营商环境。加强要素培育和集聚,推动产业发展创新转型。

大力扶持文化产业发展。提升财政资金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带动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积极培育具有静安特点、与商业商务衔接互动的文化创意产业,重点扶持时尚设计、现代戏剧和数字媒体等行业。搭建专业化市场交易中介平台和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促进文化产业与金融资本的有效对接。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创造有利于文化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鼓励多种所有制资本以各种形式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培育市场主体。

完善文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强创意产业园区与静安南京路地区高端消费品牌和会展资源的联动发展。以800秀创意园区为核心,统筹规划103街坊项目,吸引国内外设计创意型、文化创意型企业入驻。整合各类创作资源和剧场资源,优化现代戏剧谷一轴多点的结构布局。深入挖掘、梳理和整合文化名人资源,大力吸引高层次文化人才,建成一批文化大师工作室。以威海路文化传媒街为核心,集聚数字媒体等新型传媒企业,拓展文化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空间,推动区内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

积极培育文化产业品牌。积极推动各项时尚活动在静安举办,巩固区域内时尚产业集聚优势,逐步建设时尚总部决策中心、时尚设计发布中心、时尚贸易流通中心等,努力将静安区打造成为国际时尚之都的核心区域。以打造上海文化产业新业态、国际静安文化新品牌和商业戏剧产业新园区为目标,深入推进现代戏剧谷建设。继续实施以“壹戏剧”品牌为核心的战略规划,优化戏剧演季平台、戏剧资助平台、戏剧评奖平台、戏剧推广平台、戏剧交流平台、戏剧产业平台等六大平台的功能开发,进一步加强戏剧文化与商业商务、金融的融合联动,将现代戏剧谷建设成静安的文化名片。

加强商文旅联动发展。充分发挥静安现代商业商务集聚和历史人文底蕴深厚的特点,突出静安中心城区的旅游特色,通过举办各类国际性节庆、赛事等活动,实现商业商务、文化创意与旅游紧密结合、相互促进。以打造旅游名市和国际优秀旅游文化体验地、消费地、目的地城区为目标,加快旅游接待设施建设,提升整体接待能力和水平。整合开发文化历史遗迹和非物质文化历史遗产,培育新的旅游吸引载体。形成市际区域联动互动机制,提高静安旅游业的辐射能力。

  

第六部分  深化创建文明城区

 

按照全国文明城区的标准和要求,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共建格局,着力提升静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整体建设水平,深化创建环境优美、崇尚美德的文明城区。

一、努力培育城区文明风尚

加强宣传教育,丰富活动载体,发动市民参与活动实践,提升自身素质,展示城区文明风采。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全面提升市民综合素质。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教育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宣传和普及,提升市民公共道德素养。倡导并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基本道德规范,开展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宣传载体和各类活动平台的作用,广泛调动市民自觉践行文明礼仪的积极性。推进“文明先行、静安有礼”主题实践活动。提升市民创建活动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不断拓展群众参与创建载体。探索建立城区文明建设指导监督测评体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统筹协调,积极探索与构建城区文明建设长效管理、监督、评价、激励机制。以满足市民需求为重点,积极搭建政府推动、群众参与的互动平台,不断拓展群众参与创建工作和共享创建成果的渠道。深化文明城区、文明行业和文明公共场所等三条文明创建链工作,积极推进文明商务楼、文明单位(社会组织)等特色领域的创建工作,形成静安文明建设网络。着力推进静安学习型城区建设,巩固、提升各类学习载体,拓展社会化教育网络和市民学习平台,深入开展各类教育培训主题活动和具有静安区位特色的品牌活动。

营造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广泛开展面向市民、政府、企业的诚信宣传和普及活动,培养诚信观念和行为方式。建立健全征信及信用服务监管平台,加大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建设力度。充分发挥静安商业诚信信息平台考核、考评功能,扩大商业诚信评级范围,加强企业诚信度和利益挂钩,提高失信成本。开展企业诚信度调查,建立企业诚信档案。加强动态监管,加大对虚假广告和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大力开展“质量兴区”活动,提高静安区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

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广泛普及志愿理念,大力弘扬志愿精神,实现志愿者社会化招募、组织和管理,为社会各界搭建起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公共服务平台、动员平台。加强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工作,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形成志愿服务记录、考核和激励机制,保障志愿服务的持续性和积极性。

二、深入推进法治城区建设

积极开展依法治区工作,加快法治化建设进程。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使静安成为上海中心城区法治化程度最高的城区之一。

扎实开展法治建设。以法治静安评估指标体系为抓手,全面提高城区法治化程度和水平,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和法治环境。深入开展“六五”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构建法治政府,提高公民法律意识。营造公平竞争的氛围,实现对国有、外资、私营、民企等不同市场主体的平等保护。健全市场监管体制,促进各类企业依法经营。进一步发挥律师在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支持律师为政府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安排、重大民生工作和大额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和可行性提供法律意见。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提高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制意识,坚持依法行政、从严治政。进一步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专业性技术性较强、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建立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合法性审查制度、集体决定制度以及决策实施情况评价制度、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等,形成形式多样的决策咨询机制和信息支持系统,进一步提高决策的法治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加强和改进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规范性文件制定、发布程序以及评估、清理、备案审查制度。严格依法履行各项行政职能,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提高行政执行力和政府公信力。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府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坚持重大问题和重要决策向人大常委会报告、与人民政协协商的制度。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各类人民团体的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和社会调节作用。巩固和发展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加强民族团结,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切实做好侨务和对台工作。扩大基层民主,坚持和完善基层政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

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以妇女儿童发展为本,大力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全面落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妇女儿童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方面的源头参与,严厉打击针对妇女儿童的各种违法犯罪,不断优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社会环境,努力提高各级决策者和管理者在决策和管理重要事务中充分顾及妇女儿童发展需求的自觉性,使妇女儿童公平享有获得经济社会资源的机会和权益。积极推动妇女在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政议政、参与经济社会事务管理,区人大代表和区政协委员中的女性比例达到32%以上。

三、加强环境建设和保护

增强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形成综合管理、综合执法、综合服务的市容环境一体化管理模式。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发挥城区绿化对于保护自然生态、改善人居环境、美化城区景观、提供市民休闲的功能。

确保市容环境常态优良。加强城区市容环境管理,把迎博办博期间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转化为常态长效机制,完善城区市容环境管理的各项标准和规范。建立健全现代化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城管联动联网机制,加强对城市管理顽症的综合治理,保持和提升迎博办博期间形成的良好市容环境。深化门责联保与自管自律模式,力争全区门责履约率达到97%。继续加强对跨门经营,乱设摊、亭、棚,集贸市场及其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实施临街建筑物、构筑物外立面、墙体损坏等周期性整修、更新,确保市容面貌常态优良。实现辖区主要道路、历史街区、新建道路两侧的各类违法建筑物的零增长。

严格控制污染排放。按照消减存量、限制增量的原则,继续加强大气、噪声、水、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监管。巩固“无燃煤区”和“扬尘污染控制示范区”的创建成果,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指数达到和优于二级的天数占全年90%以上,区域平均降尘量控制在8/km2·月以下。确保区域环境噪声达到国家二类功能区标准。积极推进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完善排污申报和许可制度,严格控制各类污染源对污染源排污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健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反应处置机制。

营造优美绿化景观。完善区域绿地布局,努力实现全区公共绿地科学、合理、均衡的布局目标。坚持“小、巧、高”特色,对全区特色绿化进行深化、固化和优化,确保特色绿化全覆盖和管理常态化。力争完成5万平方米的绿地建设任务,其中公共绿地2.5万平方米,社会性公共绿地2.5万平方米。新建屋顶绿化2万平方米,建成延安路、华山路、南京西路、北京西路特色绿化街,进一步提升居住区绿化管理工作水平,形成常态优良、生态和谐、特色鲜明、季相凸出、景观优美、兼具文化内涵的绿化环境。至2015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62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20.85%

深入推进绿色创建。结合区情实际,拓展创建渠道,把环保理念和环境管理渗透到机关、社区、宾馆、学校、商厦、医院、楼宇和家庭等各个方面。通过积极争创国家级、市级和区级绿色环保单位,发挥绿色环保单位典型示范作用,加强绿色办公、绿色消费和绿色生活的引导,大力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积极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和分类收集,严格控制生活垃圾增量。小区内分类垃圾箱普及率和使用率达到100%。推进公厕净化技术、绿化废物循环利用技术等成果转化应用。 

第七部分  切实加强规划实施与保障

 

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充分发挥政协参政议政的作用,提高政府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一、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

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为重点,创新政府管理方式,优化政府运作流程,加快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现代行政管理体系,努力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探索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有效途径,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政府在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安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领域的责任,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改造政务流程,促进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政务公开。建立完善信息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网络平台,推进政府管理模式和手段创新。严格管理和规范行政性收费,增强政府为民服务的能力。

努力提高行政效能。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进一步扩大政府信息公开。创新政务公开方式,切实加大政府投资项目、公共政策、公共服务信息的公开力度,依法推进审计结果公告,推进行政处罚类信息公开。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建立科学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用人导向。健全行政监督体系和问责制度,更加重视群众和舆论监督,进一步加强审计、监察工作,严格行政问责。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科学安排财政预算。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政保障体制机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对社会各项事业的财政投入,逐步加大社会保障、公共安全投入占财政总体支出的比重。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培育和扩大财源税源,逐步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机制。统筹安排规划所列建设项目,保证财力支持。加强财政审计监督检查,推动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

二、落实规划保障措施

大力实施人才强区和人才兴区战略,着力集聚一支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以提升网络宽带化和应用智能化水平为核心,加快推动信息技术和城区发展全面深入融合。统筹推进重大项目,通过项目推动规划落实。

建设国际化人才高地。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提升高层次优秀人才集聚度,重点引进50名左右能够促进本区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发展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充分发挥领军人才示范引领作用,培养一批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或在业内得到广泛认可的学术科技带头人和经营管理专家。聚焦重点产业发展,加强产业人才组织建设,形成现代服务业人才高度集聚的比较优势。大力培养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人才。规范岗位设置,注重资源整合,统筹抓好各类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育社会组织领军人物。

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大力实施智慧城市战略,发挥信息化对改善民生、促进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网络带宽和接入能力,逐步实现多技术、多层次的无线网络覆盖。积极推进智能技术、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和“三网融合”工程,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强信息资源的交换共享和整合利用,拓展完善人口、法人、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推动重点领域和跨部门政务资源共享。强化信息技术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支撑作用,拓展和深化城市图像监控系统、停车诱导系统等的应用,构建“数字城管”平台。继续推进以社区管理和民生服务信息化为重点的电子社区建设,加强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分类实施重点项目。“十二五”时期,要突出重点,组织实施好一批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点项目,对规划明确的项目优先推进。全力推进旧区改造,积极实施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动迁安置房建设。加强社区和社会事业建设,坚持以民生需求为导向,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围绕国际商务港建设,加大服务业载体、基础设施、环境和配套项目的建设,完善城区综合功能。

三、加强规划组织实施

进一步建立健全规划的实施、调整和评价机制,依法开展规划的监督和评估,强化动态管理,切实发挥规划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作用。

统筹进度安排。围绕规划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制定实施年度发展计划,明确进度要求,确保规划目标任务按计划、有步骤地得到落实。

加强分工落实。强化本规划作为制定专项规划、年度计划以及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的作用和地位。促进各类规划之间的相互衔接,为规划纲要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支撑。分解规划中提出的各项任务,具体落实到责任部门,确保完成确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完善评价考核。进一步加强规划实施的民主监督,建立健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定期将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的进展情况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向区政协通报。积极广泛地组织好规划宣传,及时披露相关政策和信息,形成全社会关心规划、参与实施和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组织好中期评估,保障规划目标实现。

附件:
分享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