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旧址
上海大学成立于1922年10月,原址在闸北青云路青云里,1924年2月迁至西摩路(今陕西北路南阳路口),分部设在斜对面的时应里(今陕西北路299弄4—12号)。因西摩路校舍已毁,1959年5月,时应里校舍被定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拆除,拟易地重建。)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两党联合创办了两所著名学府,即广州的黄埔军校和上海的上海大学。“上大”校长为国民党人于右任,因其忙于国民党政事,学校的实际领导一直由共产党员和与共产党有较深关系的人士担任。邓中夏为校务长,瞿秋白为社会学系主任。参与校政工作的还有邵力子、施存统、恽代英、杨贤江、侯绍裘、沈雁冰、陈望道等。“上大”革新教育制度,举办星期演讲会、夏令演讲会,邀请名流、学者来校演讲。李大钊、章太炎等曾来校演讲。当年,瞿秋白讲“苏联的新经济政策”、恽代英讲“中国政治经济情况”、肖楚女讲“中国的农民问题”,听众踊跃,极受欢迎。学校还引导学生建立各种研究会和学术团体,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五卅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刘华曾是“上大”附中的学生,原国家主席杨尚昆也是当年“上大”的学生。
“上大”很早就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和青年团的组织,“上大”学生成为大革命时期上海学生运动的主力。1924年10月10日,在辛亥革命纪念大会上,国民党右派阻挠“上大”学生发表反帝反军阀演讲,唆使流氓行凶,将“上大”学生黄仁从高台上推下摔死。27日,上海35个团体举行“黄仁烈士追悼会”,抗议国民党右派的倒行逆施。1925年5月30日,为抗议日本纱厂资本家枪杀工人顾正红,上海3千多学生、工人组成演讲队,在闹市区演讲和散发传单,遭到租界巡捕的殴打和逮捕,愤怒的群众涌向南京路老闸捕房进行抗议,要求释放被捕学生。英国巡捕头目爱活生竟下令向群众开枪,当场打死13人、伤者无数,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惨案中,“上大”学生何秉彝壮烈牺牲,另有10余位同学受伤,100多位同学被捕。惨案发生后,全国各地掀起了规模空前的反对帝国主义的示威抗议活动。1925年6月,英国海军陆战队强占了“上大”校舍,“上大”被迫迁至闸北青云路师寿坊,1927年2月又迁往江湾。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上大”被国民党反动派查封。